彭舉小聲說“我那里還有半瓶豆腐乳,是從家帶來的,一直沒舍得吃。”
“拿來拿來,這個時候不拿出來,還等什么呢。”劉嘉就像個搶新娘的惡霸。
彭舉家吃的豆腐乳是清淡系的玫瑰腐乳,不像王致和青方的味道那般霸道,沖到很多中國人都吃不慣。
“很好很好,有饅頭嗎”
“有”家政部剛剛做完蒸饅頭練習。
劉嘉揮手“來,跟我去上菜。”
純豆腐菜,擺了滿滿當當一桌子,最受歡迎的是酸甜品味的鍋包豆腐,其次是煎得香噴噴的鍋塌豆腐,再次之是凍豆腐湯和文思豆腐。
客人們一人一把勺,吃得一口接一口放不下來。
有人看見了紅通通的玫瑰腐乳“這是什么”
“你可以理解為黃豆做的奶酪。”劉嘉指著饅頭,“你可以把它夾在中國蒸面包里吃。”
有一位參加過圣誕節活動的客人迫不及待的出聲“我知道,它叫饅頭,是中國人給神吃的。”
獻給神的食物,聽起來就很高端大氣上檔次。
蒸饅頭平平無奇,夾入豆腐乳之后,就多了一些咸香鮮的滋味。
吃了六七個豆腐菜,在場的女士們對“豆腐”這種奇怪的東方食物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改觀。
再加上劉嘉在一邊說豆腐如何如何的減肥健身,含有多少種美容養顏的成份,把她們說得心動不已。
品嘗過的客人們紛紛要求訂購豆腐,她們中有不少廚藝好手,她們興致勃勃的想在家人面前一展身手,別的菜還在她們的理解范圍之內。
細細的文思豆腐卻怎么也切不出那種效果,不管怎么切,或是太粗,或是碎掉。
有機智的主婦嘗試用線勒,勒幾道之后,就煩不勝煩,說好的文思豆腐,就這樣無辜的變成了燉豆腐塊。
鄭不艾身邊的同學們原本因為華法教育會斷了他們的維持費,而掙扎在沒飯吃的邊緣,全靠幾個有工的同學贊助。
忽然,豆腐的銷量暴漲,讓他們有活干,有錢賺。
他們按照劉嘉的想法,還開發了豆腐干、豆腐皮、薄千張和厚千張等等不同的豆制品。
做工三樣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同學們卻精神十足,他們好像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氣,一部分人做豆腐制品,賺取生活費,另一部分人抱著滑板,混跡在街頭的滑板少年中間,還有一部分人在森林樹屋里討論更加隱秘而重要的事情。
學校、咖啡館,也有許多勤工儉學的旅法留學生們聚在一起討論他們的未來。
此時,他們不再有派系分別,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終于,在無數人的奔走宣傳之下,駐法公使陳箓、駐巴黎總領事廖世功、華法教育會會長蔡元培和留歐學生監督高魯,表示愿意與學生代表商議,討論如何解決勤工儉學生的生活和求學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我覺得貴州省的豆腐吃法就很好很健康,白開水煮豆腐,然后用醬油、醋、放一點辣椒放一點香油放一點蒜末放一點蔥花,調成一碟汁,不管是蘸豆腐還是蘸白開水煮的菜葉子,都挺好吃的,卡路里又低。
香煎豆腐之類的,雖然好吃,但畢竟是油煎的,卡路里還是高。
感謝在2022010601:03:252022010621:43:2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修辭學綱要30瓶;虛空鱗片彈藥包、可期10瓶;安5瓶;米白、綿羊咩咩橙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