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倆的個人行為,成也好敗也好,都算得上悲壯英雄。
沾上商業行業,就沒這么簡單了。
成了,皆大歡喜。
敗了,就是黑心無良資本家,為了出名草菅人命。
劉嘉不憚以她所知的最惡毒言辭來猜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所以,雖然飛行充滿了極大的變數,結局如何她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但是她至少要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圍之內,保障他倆的安全。
救生系統一定要跟得上。
劉嘉先看地圖,確定這兩人如果半路墜機而不死,有可能會落到哪些地方,在這些地方能找到什么吃的,淡水的問題怎么解決,求生設備、定位裝置都得有。
除此之外,還得讓他們有獲救的機會,總不能讓他們劃著小充氣筏劃過大西洋吧。
他們飛行的路徑是好幾家大型航運公司的固定航線,每天都有一到兩艘大型貨輪或是客輪經過。
如果他們落到海里,能向船只發出信號,那獲救的機會就會大許多。
現在歐美的無線電技術挺發達,有一個國際通用頻率,類似于游戲里的聊天室,誰都可以在里面喊話,頻道不是問題,問題就是距離了。
要說無線電,劉嘉直接找到無線電鼻祖意大利馬可尼公司,得到的回復是他們正在研究這個技術,但是還沒有經過商業化的驗證,所以不能給劉嘉。
“飛躍大西洋還不算商業化的驗證嗎”劉嘉不明白。
“哦不,沒有您想像的那么簡單。”
劉嘉只好去找其他公司。
然而,無線電的開創立派祖師都還沒有做成,其他公司的步伐就更慢了。
也可能是重重匯報的制度影響了大公司的運作效率,劉嘉記得自己的時代,還有人以拼裝礦石收音機為樂,論壇勢微的時代,也有無線電論壇,很多愛好者會湊在一起聊技術。
可見無線電,它就是很好玩嘛,在馬可尼已經發明無線電那么久的今天,她不信連幾個愛好者都找不出來。
于是,劉嘉打聽到幾個大學都有無線電專業,以及他們確實有自己拼電臺玩。
就在一月份的時候,一位巴黎的無線電愛好者搞出了一個短波電臺。
短波
能繞地球繞好幾圈的短波
制造者像寫漂流瓶那樣,用電臺發了自己的姓名地址和學校的名字,如果聽到請寄信到xxxxx
很久都沒有任何回音,他以為發送失敗。
沒想到,就在昨天,這位無線電愛好者收到了一封來自加拿大的信,大意是我聽廣播的時候,無意中聽到了你的聲音
“我有一個朋友,馬上就要飛躍大西洋,他們很想要。能把電臺賣給我嗎”劉嘉非常誠懇。
愛好者盯著她看“你說的朋友是你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