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清楚,趙中遙現在才是軍工界的紅人,他們倆的名氣雖然很響,可他們已經是過期的明星了。雖然還有名氣,可就是沒有什么人氣了。連領導們也不在喜歡他們了。
“老張,你怎么這么悲觀呢趙中遙算什么,難道我們倆老專家還不如他一個小專家。”陳東山似乎還是不把趙中遙放在眼里。覺得這小子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老陳,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倆老專家怕是根本沒有人喜歡了,你怎么就沒有覺察到,現在整個軍工界似乎都在向年輕化發展。只有年輕的軍工人才,才會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象我們這些老專家們,已經是過去式了,沒有人在關注我們了。”
對于國家現代化改革的事情,張連營也是很清楚的。他知道,整個華國都在進行現代化建設,軍隊也是一樣。也在進行現代華建設。軍隊中的軍工界也一樣,也在整個軍隊改革的大潮之中。
華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最重要一步,就是干部隊伍的年輕化。
這個干部隊伍不僅僅是正規軍中現役的軍官,還包括軍工界的一些專業技術人員。所有的這些高級人才和軍事指揮官,都要向年輕化知識化的方向發展。
而趙中遙無疑就是這一股改革大潮中的典型代表,他既有大學教授的身份,又有軍工專家的身份,還是一個只有二十六歲的年輕人,這樣的人才,在整個華國來說,難以再找到第二個。
所以說,現在華國的軍工界對于趙中遙這樣的青年才俊自然是非常重視了。
就連這一次讓趙中遙擔任江海機械廠的廠長這一個職務,那也是總裝備部的領導,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對于軍工界的老同志,上級領導也不好意思讓他們直接提前退休了,也只能盡量把他們調動一下,讓他們適應這個改革大潮的須要。
要是這些老家伙們,還有一顆年輕的雄心,還有再干一番事業的決心,那就繼續留著他們,可他們要是覺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想把機會留給年輕人,那就讓他們自己主動提出了提前退休。
陳東山和張連營就是這一批軍工老家伙中的代表。總裝的領導把他們調動到這個新成立的軍工基地,就是想要考驗他們一下。看看他們是不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還要想再干一番事業,還是說,他們已經真的老了,不想再建功立業了,那也好讓他們自己提出了提前退休算了。
其實,一個人到底是不是人才,和年齡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年輕人不一定不是人才,老年人也不一定都是人才。改革雖然是要求干部隊伍年輕化,可如果一個老專家確實是很有才干,是國家的棟梁,是一個單位的中流砥柱,那國家有關部門,也舍不得他提前退休的。
可以說,趙中遙重生的這個平行世界之中的華國,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技術和制度的變革。在這樣一場大浪淘沙的運動中,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夠留存下來,而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浮萍和泡沫,只能隨波逐流隨改革的大浪而遠去。
而真正能夠洞悉到這一切的人,怕是也不多。趙中遙可能算是一個。而張連營和陳東山他們倆老家伙,也無法洞悉這一切。還在心里埋怨領導們不關心他們,把他們調動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還讓他們受到一個年輕人的欺負呢
“這都是正常的嗎誰叫我們都老了,不中用了,自然不招人喜歡了。你還想怎么樣,難道你老了,還想更加招人喜歡嗎這怎么可能。”
“那我們就這樣忍氣吞聲地讓趙中遙呼來喝去。”張連營怎么著,心里咽不下這口氣。
“先就這么著吧以后,有什么機會,我們再想辦法整治趙中遙。”陳東山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對付趙中遙,可他感覺只要想對付一個人,慢慢的總會有一些時機,能夠讓自己把握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