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專家看趙中遙把他們留在了辦公室里,就不明白他想要對他說些什么,兩人都愣愣地看著趙中遙。
趙中遙喝了一口茶,然后看著張連營說道“張專家,你做為一個槍械大師,一定對槍很了解了吧那你能不能給我上一課呀我這人雖然研制過導彈這樣的大型武器,可對輕武器還是了解的不多呀這一次上級領導雖然沒有讓我設計輕武器,可我是基地的一把手,怎么著,也對輕武器有所了解吧
你能給我說一下槍的歷史嗎還有我國現在的槍支武器,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和國外的槍支有些什么差別,到底比國外的槍支又落后了多少。”
趙中遙的一席話,讓張連營愣了一下。他有些不明白,趙中遙怎么會問他這些事情。
心里在想,難道這是趙中遙在考驗他嗎就是想看看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槍械大師。
想到這里,他就看著趙中遙說道“趙廠長是不是不相信我是一個槍械大師,是要考驗我一下嗎”
“看你說的,我剛才不是說了,我是想要學習一下嗎你是全軍知名的槍械大師,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我又怎么會不相信呢”
趙中遙其實在心里還真對張連營和陳東山這兩個軍工專家有些看不起,畢竟,他們倆的水平也就是普通設計師的水平,根本算不是什么知名的軍工專家。
這一次上級領導要他們倆來設計一款超越當代輕武器水平的突擊步槍,對于趙中遙來說,他是不相信,這兩個老家伙,能設計出這樣的輕武器。
“好,不管趙廠長怎么想,既然你這樣問的話,那我也只好跟你掰扯一下了。”
張連營怎么說,也是一個槍械設計師,對于槍支的歷史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聽了趙中遙的話,他就清了清嗓子說道“槍,舊時稱火銃,鐵炮,是指利用火藥燃氣能量發射子彈,打擊無防護或弱防護的有生目標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亦是其他兵種的輔助武器,在民間更廣泛用于治安警衛、狩獵、體育比賽。
古往今來,“槍”始終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戰斗武器。沿著它們產生、發展、演化的足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戰爭一幕幕悲壯的發展歷史。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雖可算作但與現代并無關聯。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研制出了火繩槍。后來,被明王朝仿制,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于大量生產。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到1848年,足足裝備了200多年。
后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但槍支在射擊后,須要重新裝藥,這無疑耽誤時間,在戰爭中時間就是生命,只有提高射擊速度才能提高戰斗力。
于是自動步槍也就應運而生了。自動步槍中以突擊步槍更加受到戰士們的歡迎。因為這種槍支射擊速度很快,精度又高。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世界上采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準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an94突擊步槍外表采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后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藥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ak47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采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一比高低。”
張連營滔滔不絕地說了槍支的歷史和演變過程。說的是頭頭是道,讓趙中遙聽了,也在心里佩服這老家伙知道的還真不少,不愧是一個槍械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