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老皇帝也不會把這幅畫宣揚的眾人皆知,那會給他造成大麻煩。
現在被翻騰出來了,登記入賬的宮人差點嚇死,屁滾尿流來找監正,監正也是一愣,拿了畫來找新帝。
大臣們圍上來觀看,都愣住了。
然后也都明悟,原來老皇帝這么瘋狂就是害怕自己的結果是如這畫上的一般嗎
可是現在看,結果并不是這樣啊,這幅畫上的這棵巨樹誰也沒見過,老皇帝是丹毒發作倒下的,也是自作孽的結果。
有個大臣道,“這是江連芳這個妖道的畫,他肯定不安好心”
大臣們商量了一圈,監正實在忍不住了,舉手發言,“那個,那個,陛下,大人們,你們就沒發現,這幅畫上的這棵樹,和我曾祖父畫上的很像嗎”
這些人里除了監正,其他人就沒仔細看過畫,在他們的認知里,妖都是人形,所以原型我們管他干嘛,而且在坐的大人們又不是花草匠人和農人,那里認得出看起來差不多的植物啊。
就是有對花草喜愛的,也只認得出自己喜愛的品種,喜歡蘭花的你讓他區分菊花,那也是兩眼一抹黑。
只有監正,那是真的認認真真看過曾祖父的畫并且記在腦子里了。
所以拿到這一副踩著龍的畫他才能一眼就認出,然后趕緊過來報信。
聽了監正的話,大家在仔細對比,江連芳這幅畫非常清晰細膩,老監正的畫就很模糊,但是老監正也把一片葉子畫的很詳細,那果子雖然模糊,到底造型簡單也能分辨。
這么一對比,哎呀,還真是非常像啊
那么就有問題了,一幅畫上這棵樹明明就把一條龍踩在了腳下,另一幅卻說只有他才能打開尋仙臺,到底能信哪一幅畫
去問老皇帝,老皇帝都半瘋了,囫圇話都說不出來。
新帝想了又想,長嘆道,“還是先找到這畫中的妖再說吧”
只是兩幅畫雖然互相印證了,卻沒有告訴大家去哪里找這個妖。
沒辦法之下,只能把畫在多畫一些,然后發出去當海捕文書用,當然這一次不是要把妖抓起來,措辭還是很客氣的,特別言明有豐厚報酬,不管是線索的,還是本妖自動出現,都有報酬。
這么一發,寧瀾的書童出來配藥時也看到了,回去和寧瀾說了一句,寧瀾心頭一動,讓書童弄了一張畫像回來,仔細辨認了一下,認出這是蘇晶的原型。
他發出一連串的笑聲,一開始是嘲笑,接著是悲憤的冷笑,最后咳嗽起來,自己縮成了一團。
他讓書童去衙門,“就說,我知道這個妖的消息讓他們來找我”
衙門的人來的并不快,因為一旦涉及到報酬,就會有人渾水摸魚,衙門已經處理了不少人了,連渾水摸魚的妖也有。
對他們來講,見寧瀾也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寧瀾只說了一句話,“我原本和她在一起,是天師帶人把她給搶走了,我一直在申訴,只是無人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