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方也意味著競爭激烈,就是到了地方上,盧子瑯想要做什么也困難,不過混資歷罷了。
剩下兩個,一個是遼州一個是昌寧。
盧子鈺找輿圖看具體方位,他們手里的輿圖非常簡單,只是大略標了下什么地方在哪里。
盧子鈺看了看道,“遼州接近北部邊疆,昌寧算是江南過去一些,要論條件,昌寧比遼州要好。按照我們的生活習慣,遼州更適合一些,就是哪里應該很窮。”
盧子瑯也看了看,最后道,“選遼州吧。”
盧子鈺道,“確定”
盧子瑯點點頭,“不要欠何家太多人情。”
世家的人情欠了得還的,哪怕是親戚也一樣。
盧子鈺道,“好,你既然決定了,我也告訴你一件事,這只是我猜測,我總覺得當今陛下這位置不太穩當,離遠些也好。”
盧子瑯一驚,“何出此言”
盧子鈺道,“當今才幾歲六歲還是七歲,還是個娃娃呢,不過占個位置罷了,朝堂上是謝家說了算,還有幾個輔政大臣也在同謝家拉鋸,何家也是。我不說別的,就京城百姓,貧苦的也多,我雖然不算走南闖北過,也見到了不少各地風物,百姓太窮了。”
盧子鈺接著道,“現在這情況據我看就像是那弓弦拉到最大的樣子,再過一些就崩斷了,西平州那里是嚴家天下,朝廷都管不到,這要是再來個大一點的天災,我看朝廷連賑災也辦不到,就別說了,哪里的官不貪外頭匪徒也不少呢,那不是等著亂起來么,我們離遠些也好。”
盧子瑯沉默了好半響,“我聽先生提過,其實這幾年各地都有民亂,只沒有說出來罷了。”
盧子鈺挑眉,“哦,那我這猜想也不算沒依據了。”
盧子瑯低聲,“我不如阿姐良多。”
他接觸的是時政,阿姐的心思一大半都在賺錢上,可她卻能敏銳發覺這世道要亂,而他,先生提過也沒太放在心上,要不是盧子鈺和他講,盧子瑯還沒反應過來。
盧家把意向中外任的地點告訴了何家,何閣老難得贊嘆,“不驕不躁,不錯,既然選了遼州,那職位上就給他提一提吧。”
一般進士外任,都是六七品左右官職,何閣老這么一說,盧子瑯的職位可能會高一些。
就是何五太太心下不滿,太遠了,太偏了,太窮了女兒一嫁就要受苦啊。
何馨反過來安慰母親,“如此一來他也得到了歷練,就是將來回京,那履歷也好看,也不是一輩子就在那里了。”
何五太太也沒辦法,也只能心下不高興罷了。
很快盧子瑯就要娶親了,盧子鈺把這個院子騰出來迎親用,自己住到另外一個租的院子里去。
盧子瑯任已經內定,所以成了親過了年就要走,也不用折騰產業了。
杭州那邊改良好的車都來了幾輛,盧子鈺都在準備行李了。
成親當天,盧家并沒有多少人,都是盧子瑯的同年先生和朋友過來撐場面,何家,盧子鈺沒去過也沒見到。
新娘的嫁妝很多,盧子鈺又租了個院子才放下。
第二天兩個新人起床,因為沒有長輩需要見,可以晚一些起,何馨知道丈夫一路走來是和大伯互相扶持的,于是堅持要給盧子鈺見禮,那就見吧,然后三人還一起吃了早飯。
何馨的嬤嬤眼睛都瞪大了,被自家小姐給一個眼神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