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震西自然不會被和尚一句兩句話勸退,都找到這兒了,他無論如何也要問清楚父親最后的歸宿。
同時,他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他要是已經過世,生前是否留下只言片語,可曾想過家鄉”
如果心中還有念想,又為什么不回家關震西有很多想問的,但最后還是沒說出口,他心中矛盾,人大概已經不在了,問這些,又有什么意思。
住持還想打太極,庖素是他得意弟子,末法時代中難得有慧根的人,若非必要,他是不想讓世俗擾了弟子心中的清凈,想當初,他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才撇去他心中的雜念,讓他成為真正的出家人。
見關震西面露苦色,除了和尚外,在座之人無不擔心,任遙將思緒掩下,至少面上恢復了正常。
“外公,您別傷心,說不定太外公還在呢,這里遠離人煙,山水清凈,是個養人的好地方。”說完,她便看向一旁的和尚,“您說是吧”
真相還得讓這和尚說出來,更有說服力。
年輕的和尚搖了搖頭“小施主,著相了”
“人生在世,哪有什么清凈的地方唯有心靜,才是人生最好的歸宿。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好不容易通透的本心,何必讓他沾染別的東西呢
任遙聽懂了,但依舊不認可,她反問一句“若真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既然本心通透,何懼這些俗世紛擾
“是你著相了。”她盯著這和尚,幽幽道。
如果庖素真如他所說,是近百年來世俗中最有佛性的人,那么,即便見了親人,想必也不會對他的佛心有什么影響,如此一來,讓外公見見又何妨,不管結果如何,總要讓他了結這樁心愿。
任遙這一番話,和尚聽了不知是何反應,卻把關素心嚇了一跳,正常的十二歲小孩兒,哪里說得出這種話,她不會是想出家吧
任遙不是普通小孩兒,這點她漸漸接受了,但說什么她也接受不了女兒成為一個小尼姑。
就連任明淵也是眼皮一跳,他見多識廣,生意場上什么都聊,也曾聽人說過,有人在佛寺聊得投緣,聊著聊著,就剃度出家了,一想到女兒以后可能每天吃齋念佛,木魚敲得梆梆響,任明淵便覺得頭疼,哪里還坐的住,趕緊牽起任遙“餓了吧,和爸爸一起去看看飯好了沒”
見狀,關素心暗地里給了他一個贊賞的眼神,然后附和道“是啊,阿遙看看師傅們做了什么菜,回來跟媽媽說好不好”
聞言,任遙心中一動,立刻站了起來,迫不及待道“走走走,我們去見掌廚的師傅”
既然跟這和尚掰扯不清楚,那就直接找正主去。
住持急了“施主,且慢”
他這寺里的弟子們,除了庖素,沒人會做飯,吃飯倒是一個比一個吃得多,想到這個和尚便覺得糟心,直接甩出一句“想見人,給錢”
如果任遙非要讓他們父子相認,他阻止不了,不如多換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