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聽話得很,她說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知道解除輪回后,是不是依舊這么乖巧。
和尚見她來了,打起精神迎了上去“庖素出門去了,等他回來你隨意指使他都行,但你得先把寺里的歷史遺留問題給解決咯”
“行叭。”任遙也干脆,示意他帶路。
不管怎樣,至少目前為止,敦煌古寺沒對她有什么不利,反而送了她一個大機緣,雖然她知道,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將來總是要報答的。
和尚領著人,往后院走去,那里種了幾畦青菜,水井柴房也都安置在那邊。
他們到時,這些和尚正在那里挑水劈柴,除了小沙彌和庖素,寺里的和尚都在這兒了。
任遙看著他們平靜的面容,有些不解“他們為什么不去念經呢”
“一開始,還是會去的。”住持面色和他們一樣平靜,“但是隨著輪回的次數越來越多,身上的佛性逐漸磨滅,慢慢的,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這些人,在千年前,都是古寺里最有佛性的弟子,他們中,有人生來通曉佛理,有人悟盡人間事,有人蓮臺高坐,言出法隨
然而,如今卻只知道挑水劈柴。
場上默然,好一會兒,任遙才開口道“可以開始了嗎”
“請便。”和尚往后退了一步,讓出位置。
任遙深吸一口氣,拿出一堆玄晶石,閉上眼睛,默念口訣,很快,一大片粉末從她手中飛出,向眾僧頭頂灑去。
玄晶石散發出細碎的光芒,不消多久,這些僧人頭上的戒疤便開始逐漸變淡,而后模糊,直至消失不見。
戒疤消失后,這些人身上的死氣,散去了大半,和他們年齡相仿的凡人比起來,只是眉眼間,多了幾分出家人的和氣。
這一世過后,他們將不再受輪回桎梏,塵歸塵土歸土,今后再投胎成人,也不會尋回這里,命運如何,各有造化。
住持嘆了口氣,率先往外走去,任遙抱起狗,正想跟著離開,身后突然傳來一聲問詢“施主,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1〕
這是心經的第一句話,任遙腳步一頓,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老僧,須發皆白,走了上來。
見她看過來,老僧對著她念了一句佛。
任遙想了想,拿出兩個蒲團,擺在地上,徑自坐了下去“請。”
老僧面色坦然,坐在另一個蒲團上,開始解答任遙在佛法上的一個又一個疑問。
這跟幻境中,跟在菩薩后面又是另一種效果,一問一答之下,許多基礎的東西在任遙腦中成型。
就這樣,在這問答聲中,任遙將所有的佛家意象在心中整理了一遍,這一刻,至少在知識層面上,她終于搞懂了這個超脫俗世的文化體系。
她沉浸其中,并未在意時間的流逝,等她從中醒來,已經過去三天三夜。
任明淵和關素心站在不遠處,看著她,從一開始的擔心,到現在的麻木,無人知曉他們的心理轉變。
第四天清晨,任遙站起身,朝老僧行了一禮“多謝前輩指點。”
這是她第一次這么恭敬地對一個外人,只是,卻久久沒有回應,她抬眼望去,對方雙眼微頜,已然坐化。
生命的最后,他在講佛法,眉目中亦未曾有任何辭世的遺憾,苦悲。
任遙站在他對面,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她只覺得悵然,關素心他們卻嚇壞了,見她如此,趕緊上前抱住她“阿遙,別嚇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