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在老爺子后面,昏暗幽深的長廊,兩人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光亮,任遙甚至懷疑,老爺子是不是在身上藏了個大燈泡。
任遙有一搭沒一搭地想著,穿過幽深的長廊,周邊的植物愈發茂盛,直到一處不起眼的房間,任青云才停下腳步。
推開房門,一股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原本漆黑的屋子,隨著任青云的到來,一片亮堂。
任遙放眼望去,一排排書架好似沒有盡頭一般,向里延伸,比她上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圖書館,還要夸張,她神色一震“師父,這些書,都是我們家的”
“反正現在是。”老爺子感慨了一聲句,然后面色一肅“任遙,你聽著,從這里面學到的一切東西,都不可透露給外人知曉,否則,將會有大禍臨頭”
任遙有些懵,她從這句話中聽到了一些不好的預感。
任青云說完,卻沒有過多解釋,反而神色一松,笑著道“然而,這些東西早晚都會教到你手上,到時候你怎么處理,我也管不著了”
這話聽著更加怪異,任遙正想追問,老爺子卻笑著離開了,門也跟著自動關上。
任遙將那些不好的猜想拋諸腦后,向第一排書架走去,發現擺在前面的都是一些俗世歷史,關于這方面,她在學校只學了個一星半點,正好可以給自己掃掃盲。
隨手拿了放在最上面的那本,發現是關于她生活的這個國家的歷史概述,與她上輩子學的歷史書不同的是,這本書的時間線是倒著寫的,最先介紹的是她如今所處的時代。
這個名為華夏國的國家,無論是歷史背景,還是社會、科技的發展水平,都和她上輩子所處現代非常相似。
翻動書頁,歷史節點也大致都能對上,各種大事件與她上輩子知曉得也相差無幾,她一目十行地瀏覽著,很快,書就只剩下薄薄的幾頁,已經追溯到了商周時期,本以為歷史大概到這兒就到頭了,沒想到后面還有,竟是早于商周的文字記錄,只是語句艱澀,她仔細研究了半天,倒跟她每日誦讀的古文有相似之處。
又看了一會兒,還是看不懂,反而感覺頭有些暈,任遙將書合上,休息了會兒,這才繼續翻開其他書,發現接下來的三個大書架,內容都是關于華夏國的歷史,每個朝代從誕生到滅亡,事無巨細,都被詳實地記錄下來,就連商周的事情,都寫得有模有樣
任遙有些震驚,但冷靜下來,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沒什么意外,畢竟,她家祖先不是尋常人。
她抽出第三個書架的最后一本書,按照順序應該是記錄商周以前歷史,果不其然,又是那種她看不懂的文字,她有些失望地合上書籍,正想放回去,卻掉落出一張紙。
任遙心頭一跳,懷揣著激動的心情打開它,只見上首寫著“華夏堪輿”四個大字,原來是一張地圖啊
任遙有些失望,看上去,這張地圖她上輩子的國家地圖差不多,只能看到省,她聽語文老師說過,他們這兒叫高廬縣,西水鎮,破坳山村,至于叫什么市,什么省,印象中沒人跟任遙講過,看來明天上學得問下老師了。
任遙有些惆悵,她在這兒生活了九年,這九年時間里,認識的人不超過三十個,說過話的人不超過十個,這其中還包括任遠這條狗
若不是她本性就不喜熱鬧,可能會憋出病來,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她不愛與人交往,可能知曉的信息會比較少,但沒有社交產生的無效信息,使她心無雜念,可以更加快速地打坐入定。
看來,老爺子不讓她過多與人接觸,也是有道理的。
說曹操曹操到,任遙還想再看下其他書架擺的書,老爺子就推開了門,提醒她該睡覺去了。
原來不知不覺間,夜已深了,任遙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敢熬夜,趕緊放下手中的書,出去了。
路上,老爺子看著任遙,溫聲道“以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就來這兒找,這個宅子,沒有你不能去的地方,但是西廂那邊,存放著任家各代先祖的東西,你去那兒之前,最好去祠堂奉上一柱香。”
任遙點了點頭“師父,我知道了。”
“任氏一族,原本香火旺盛,分支眾多,但三百多年前,有一支摻和進了俗世之中,累及家族運道,直至今日,竟只剩我一人支撐門庭,身為任氏子孫,必當謹記,無論如何,都不許插手凡俗之事,你可記住了”
任遙神情一肅“弟子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