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再用一遍上次的辦法”
所有人的視線都看向了過去,說話的依舊是剛才提出問題的年輕小將。
聽到上一次的辦法,所有人的臉色都難看了起來,顯然響起了一些不好的回憶,甚至有一些出現了干嘔的反應。
不過有一些人的眼睛卻亮了起來,上次那個辦法造成的效果極好,再用一次也未嘗不可,大不了這次一個月不吃飯。
但更多的人卻輕輕搖了搖頭。
還是安君山開口解釋了一句“上次的辦法最多算一個奇謀,可一不可二,這一次那些牲畜的草料恐怕是突厥軍隊守衛最嚴密的地方,很難有故技重施的機會。”
說完之后,他深深地嘆了口氣。
然后,大廳之內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嘆息。
“實在不行,就只能暫時停止邊關的商隊貿易了。”
緊挨著安君山的都指揮同知路然咬了咬牙,有些不甘地說道。
“也只好如此了。”
“就這樣做吧”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突厥軍隊突破防線”
在實在想不到辦法的情況下,幾乎所有將領都只能無奈地表示了贊同,包括安君山都有些認命了。
帝辛一直沒有說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給他時間,他有信心訓練處一支不弱于突厥騎兵的隊伍,但問題是他現在沒有那么多時間。
邊關最重要的便是軍隊的戰斗能力,若沒有一支足夠強悍的軍隊防備外敵的入侵,經濟發展的再好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在兩個月之前他就已經開始了針對性的訓練,然而不管是人員的挑選還是馬匹數量的準備都需要時間,其中最困難便是挑選戰馬。
不是隨便一匹馬都可以成為騎兵的戰馬,馬的嚴苛程度甚至超過了對于人員的挑選,這也是大離騎兵一直弱于突厥騎兵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大離也是引進了突厥優良的馬種之后,與本地的戰馬二次配種進行優良之后,才有了現在勉強可以和突厥正面抗衡一下的騎兵。
而到了現在,帝辛集整個邊關之力才堪堪將騎兵多擴充了三千,加上原本的飛豹軍才一萬兩千多人,而這三千騎兵還沒有形成戰力,一旦放在戰場上甚至不用交手就有可能混亂起來。
不過
帝辛瞇起了眼睛。
按照他所了解到這個世界突厥的資料,再加上這個世界如今文明程度的桎梏,突厥最少還要一個月天氣徹底轉涼,糧食開始緊張的才能意識到問題所在,而再有一個月才能達成統一意見,再加上統合軍隊,轉移百姓等等
最起碼要到即將入冬的時候突厥才能聚集起足夠的軍隊打到大離邊關。
如果有這近三個月的時間作為緩沖,帝辛就能訓練處足夠的兵力,在突厥軍隊到來的時候主動出擊,給他們一個驚喜。
但是現在卻早了快三個月的時間,反而是給了大離邊關所有將士一個驚喜。
怕不是幾個月之前突厥部落剛剛退去草原深處就有人開始籌劃再次南侵大離邊關的準備了。
而這個人是誰帝辛大概也可以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