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取勝的關鍵所在。
帝辛的視線隨著己方將士的挪動而不斷前移。
隨著將士們的挪動,那些不在重甲盾牌手保護下的將士現在也都進入了城墻上弓箭的射擊范圍之內,一旦作為奇兵的兩百多名神將無法完成任務,那么緩過勁來的敵方守軍必然會再次朝著城外釋放箭雨。
一旦箭雨重新落下,那么除了重甲盾牌手保護的將士,那些完全暴露在箭雨之下的大離將士,必將損失慘重。
那個時候,就算有將士成功撤回,那么也不會剩下多少。
更糟糕的是,沒有了后方將士的陣法補充氣血和體力,城內鏖戰的兩百名神將也就只有一個下場。
那就是在數萬敵軍的包圍下全軍覆沒。
一旦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么帝辛此次親征也就等于是失敗了,甚至能夠帶著剩下的將士安全返回雁雀關都是一個問題。
大獲全勝的高句麗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的。
因此,今天的這次攻城之戰,對于帝辛來說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若是穩妥一些,其實完全可以等兩百多名神將將城門打開之后再發起沖鋒,這樣即便失敗了,有三萬精兵在手,他還有繼續攻城的機會,也就不算失敗。
但是,帝辛依舊選擇了在神將沖鋒的時候,大軍也一并向前進去。
這般孤注一擲的行為,并非是想要進行一場豪賭,帝辛也沒有那么大的賭性。他這么做是為了在第一站就樹立起屬于大軍的形象。
這是帝辛親征之后的第一戰,也是證明遠征軍是否有這個實力的第一戰。因此就算沒有派人認真去調查,帝辛也知道,關注著這場戰役的勢力并不少。
而這場戰役的結果,也會決定他們之后在面對這只大軍時的態度。
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魏霞;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帝辛雖然對自己率領的軍隊很有信心,但人數卻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三萬將士,攻打一個勢力還勉強,但想要將大離周邊的所有蠻夷勢力都平定,卻幾乎不可能。
打到最后,帝辛此次率領的軍隊可能就剩不下幾個人了。
因此,帝辛必須在第一戰就樹立起屬于自己這只軍隊無敵的形象,這樣才能讓之后的敵人心生膽怯,如此方能減少大軍的損傷。
而有什么,比一天之內攻下一座守城人數比攻城人數更多的城池更能體現軍隊實力的呢
身為一軍主帥,帝辛考慮的不能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而面對眼前這座城池的攻城之戰,就是帝辛對之后敵軍進行的攻心之戰。
一旦成功將軍隊無敵的形象樹立,再加上一路征戰,或許到了最后,只憑著裕王大軍的名號,或許就能夠讓敵軍投降了。
這便是帝辛此次攻城計劃背后的又一重目的所在。
西子不知何處來到了帝辛的身邊。
在雁雀關的那些日子,她早已學會了騎馬,此刻正是騎在一匹和帝辛胯下一般無二的白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