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部分文臣自然是不行的,沒有了軍隊的保護,他們雖不像一般文人那般軟弱,但要是城內百姓造反,也不是他們能抗住的。
可是也不能留下太過的軍隊保護。
帝辛此次親征就帶了三萬人,這一戰已經犧牲了一些,若是留下保護文臣的軍隊太多,那么他之后親征的兵力就有可能出現不足。
打天下易,守江山難。
隨著帝辛打下的地盤越多,類似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在一開始便需要想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看著吵作一團的文臣半天吵不出一個辦法,帝辛緩緩開口說道“本王倒是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可行與否。”
一干文臣抬頭看向帝辛,隨后此番隨軍文臣中官職最高的侯成杰率先拱手說道“殿下不若說來一聽,我等雖然不才,但也可以幫助殿下分析一下。”
“既然如此,那邊有勞了。”
帝辛微微頷首,喝了一口茶后,方才悠然地開口說道“大離各處邊關本就是一家,此處既然緊鄰大離東部疆域,為何不請此處的同僚派兵駐守”
“殿下,此事不成。”
侯成杰幾乎想也不想就擺手反駁道“大離各處邊關,其他邊陲之地的將領除非拿到來自朝廷的調令,否則的話不允許帶領一兵一卒離開領地。”
“出兵這是殿下方才有的特權,不然的話”
不然的話,出兵準備平掉高句麗的就不是他帝辛,而是大離東部邊陲的守軍了。
侯成杰未說完的話帝辛非常清楚,但他對此只是輕輕一笑,用手指一下一下敲著書桌,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后說道“如果本王是借兵呢”
“借兵”
侯成杰本能地就要反駁“這也不”
但話說到一半他就愣住了。
半晌之后,他才有些猶豫地說道“如果是以殿下王爺的身份去借兵的話,這樣做或許是可行的”
不愧是讀書人的腦子,反應就是快,只是稍微點了一下他就想到了關鍵。
沒錯,帝辛不只是北疆的鎮關大將軍,同時也是大離皇室的五皇子,皇帝的親兒子,裕王殿下。
一直以來,帝辛用的都是鎮關大將軍的身份職責和權利,以致于人們雖然稱呼他為殿下,卻忽略了他還是一位王爺的事實。
身為北疆的鎮關大將軍,在沒有朝廷的允許下,他根本沒有權利調動來自其他地方的一兵一卒。
事實上,王爺的身份連起碼的兵權都沒有,更做不到這一點。
但是不論什么規則,必然都有著漏洞可尋。
一位王爺的確沒有調兵的權利,但是身為皇室中人,只要是大離之人就有這個義務保護他這位裕王殿下的安全。
如今一位王爺身在大離之外,又有誰敢說他的處境就一定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