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城對于高句麗來說是抵御外敵的門戶,但對于大離來說,這樣的一塊飛地根本沒有多少真正的價值。
最起碼不值得一位王爺親自率領著三萬大軍,從不相鄰的邊境出發,跋山涉水專門攻打。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離北疆的那位王爺,在率軍遠征之前,打出的口號可是平定周邊諸多侵擾過大離邊境的蠻夷,因此也不可能滿足于區區一座胡城。
可是大離那位王爺,在攻下胡城之后,卻真的駐守不走了。
在胡城逗留再多的時間,對于之后的遠征也沒有更多的意義,反而會給高句麗以及后面的更多勢力留下更多用來應對的時間。
畢竟,不死之軍又不是真正的不死,如今暴露底牌,其他勢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未必不能找到專門針對的方法。
因此,繼續逗留下去,反而會使得大離的遠征軍陷入越來越不利的境地。
而冷兵器時代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適合打仗的季節并不多,若是能夠拖延到天氣轉涼之后,大離的那只不死之軍哪怕再所向睥睨,也必須要考慮撤兵一事。
如今夏至剛過,距離小暑還有幾日,連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還沒有到達,等到天氣轉涼還需要幾月的時間,現在就說這一點或許為時過早。
但這個為時過早指得是高句麗以及再過去的回紇等幾個勢力罷了。
不死之軍的速度再快,戰力再強,就算解決了分兵的問題,想要徹底攻下一個勢力仍然需要不少的時間。
而等到一個一個勢力打過去,或許距離最遠的那幾個勢力還未到達,就因為天氣的緣故需要班師回朝了。
種種緣由之下,幾乎所有的勢力都愿意看著大離的那位王爺在胡城浪費時間。
但與之相比,有時候未知才是最可怕的,他們更想知道大離那位王爺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而等到攻城之日算起的半個月后,大離軍隊終于有了異動。
被各方勢力稱之為不死之軍的大離將士也就是在胡城休整了整整十天之后,在留下兩千精兵駐守胡城之后,終于離開了胡城。
而當各方勢力在得到大離遠征軍離開胡城后行軍的路線后,一開始都有些懵了。
攻下胡城之后,大離的那位王爺休整了遠超正常的時間之后,卻沒有率領大軍攻入高句麗的境內,而是沿著高句麗的邊界,選擇了繞道而行。
莫非那位王爺打算繞過高句麗,直接攻打后面的回紇一族
回紇一族是從突厥中分離出來的一族,同樣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的特點便是沒有固定的居住點,而是隨著季節的變化不斷改變放牧的地點。
游牧民族是沒有城池的,這也就是意味著在平定回紇之后,大離軍隊并不需要分兵鎮守。
雖然分兵這個問題在攻打其他勢力的時候仍然無法避免,但首先攻打回紇這樣的游牧民族,卻可以拖延一段時間,再利用這段時間卻思考辦法。
然而,他們卻本能地覺得沒什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