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中午。
帝辛站在城墻之上,看著六千多人在柳建德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汗城。
昨日在大殿之中,帝辛和柳建德詳細地分析過了他突破先天大宗師后會遇到的情況,并展現出了自己的招攬之意。
柳建德沉默了半晌之后,不出帝辛的意料,同意了他的招攬。
只是,若是此事就這么暴露在眾人面前,柳建德同樣有成為眾矢之的的可能。
于是,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帝辛和柳建德做出了一個決定。
那便是暫時的保密。
若是在關鍵時刻,再爆出柳建德已經成為裕王殿下麾下之人,無疑能夠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取得最大的效果。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這一幕。
原本,高句麗舊皇室中人以及那些高層官員和他們要求的近侍,應該會在數百人的押送夏前往建德城,這支隊伍中一開始是沒有柳建德的位置的。
一開始的計劃,柳建德是打算跟著裕王的大軍一同討伐之后的回紇一族的。
只是為了保密,兩人如今在表面上就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疏離。
當然了,該分的功勞帝辛仍然會分潤給東部邊關,只是沒有了柳建德的親自參與而已。
雖然對于柳建德來說有些遺憾,但參與了討伐高句麗一國也算是親自完成了父親遺志的一部分,因此如今的安排倒也沒有那么不好接受。
這樣一來,帝辛和柳建德的關系在其他勢力眼中就仍然是普通同僚的關系,最多因為此次討伐比較親近了一些。
但還不至于成為一派。
如此,若是那些人想要對付裕王的時候,對于柳建德的警惕就會不由自主地減少幾分。那么屆時,帝辛和柳建德就能給那些人一個預料不及的驚喜。
甚至為了保密,昨日在大殿中的對話,帝辛和柳建德也商議好了,在時機未到之前,絕對不透露給第三個人知道。
而這六千人的隊伍中,其中三千人會在柳建德的率領下一路回到建德城,剩下的三千人則會按照計劃在路上分成不同的隊伍,分別被安置在從風化谷到汗城中間原先屬于高句麗的三座小城池當中。
因為順路,所以兩支隊伍才合在了一起出發。
隨著柳建德離去,帶走了高句麗舊的統治者之后,對于汗城的管理便又輕松了幾分。
自大軍進入汗城之后,帝辛終于在白天看到了得到喘息休閑下來的西子。
又過了兩日。
歐陽軒率領一萬大軍,半押解著三千高句麗投降后的士兵,也離開了汗城。
不過他們走的并不是風化谷的方向,而是朝著胡城而去。
歐陽軒的任務,便是將沿途還未曾投降的高句麗的地盤收復,將這些被押解的高句麗將士分別安置在不同的城池中,并接應之前化整為零的兩千將士。
等到歐陽軒返回汗城的時候,便是大軍離開汗城繼續遠征的日子。
而在等到歐陽軒歸來的日子,經過古月界與洪荒界的時間流速換算之后,又快到了那道類人虛影出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