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結束的要比想象中的更早。
歷城內的守軍其實一開始就知道,在大離不死之軍的進攻下,他們根本無力將城守住。
而即使一時守住了,沒有援軍支援的他們也撐不了多長時間。
因此在一開始,歷城內的守軍便已經心存死志,做好了殉國的準備。
他們放棄了那種沒有意義的巷戰,而是將所有的兵力都壓在了守城之上,和大離的遠征軍展開了不死不休的決戰。
但不論如何,在雙方實力的差距下,守城的士兵自然無法對帝辛的不死之軍造成什么太大的麻煩。
僅僅用了一個時辰不到,歷城就完成了易主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之中,守城的士兵無一例外,全部都選擇了戰死沙場。
而帝辛也滿足了他們的遺愿。
在站上歷城遍布血跡的城墻之后,帝辛看著呈上來的戰報,明顯要少于正常情況的城內守軍數量,心中明白了過來。
除非那種刻意培養的死士,否則的話一支軍隊的信念再強,麾下的士兵也不可能都是那種在明知沒有希望之后仍舊選擇赴死的“傻瓜”。
若是不出他所料,歷城中少了的那些守軍,便是那些不愿意赴死之人。
而那些人的去處,應當就是從汗城到歷城中間的那幾座城池和山谷,這也能解釋為何樸公一出場,他們幾乎沒有怎么反抗就直接選擇了投降。
他們本就做好了這個準備,缺少的只是一個理由罷了。
樸公的出現,正好給了他們這個理由。
而那些決定赴死的將士,則集中到了這最后的歷城當中。
視線掃過那些渾身浴血的眾將士,帝辛說道“吩咐下去,不論敵我,厚葬那些死去之人。”
“是。”
傳令官拱手退去。
帝辛將視線收回,因為立場的問題,他無法手下留情,但在結束之后,他也不會吝于給這些守軍最后的體面。
那是他們應該得到的尊重。
戰斗剛剛結束不久,城墻上的戰場還未打掃干凈,便有人匯報,有一支軍隊正朝著歷城而來。
那支軍隊不是他人,正是歐陽軒率領的一萬將士。
或許是湊巧,在歷城戰斗結束之后,歐陽軒方才率軍堪堪趕到。
對此,趕到之后的歐陽軒很明顯露出一絲遺憾,但很快他就將這絲遺憾隱去。
城墻上,歐陽軒單膝跪地,身上的甲胄發出一陣互相碰撞的聲音。
“卑職拜見殿下。”
帝辛并未將視線收回,隨意地抬了一下手,說道“不必多禮,起來吧”
“多謝殿下。”
歐陽軒謝過之后,站起身來恭敬地站在帝辛側后的身位。
他匯報說道“啟稟殿下,安大人從雁雀關送來的糧草物資,卑職幸不辱命,已經押到。”
帝辛微微頷首,對此并不意外。
那些糧草其實并不重要,在攻下胡城之后,從城內高句麗軍營中繳獲的糧草就足夠大軍一段時間內的消耗了。
真正重要的是那些武器防具。
連番戰斗之下,帝辛的遠征軍雖然損耗不多,但是防具和武器卻在不斷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