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謬贊了。”
帝辛搖了搖頭,看著更多的士兵在那些水牢關的將士手中不斷被操練。
剛才對歐陽軒使用的辦法看起來簡單粗暴,甚至可能有點不人道,但其實卻是讓歐陽軒快速適應戰船的最合適的方法。
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所有人能用。
歐陽軒能用,是因為他的修為足夠高深。
后天巔峰的武道修為,足以讓他在訓練結束之后,不會因為強度過大而在身體上產生任何的隱患。
當然了,未來歐陽軒因此產生的“交通工具過快應激癥”這種心理問題是帝辛未曾忽略掉的。
當這也不能怪他,后天巔峰的武修,哪怕是不擅長速度的哪種若是全力施為,那么速度上也能超過剛才艨艟的最快速度。
在帝辛看來這個速度本就在歐陽軒的承受范圍之內,他要適應的只是這個速度之下的戰船而已,所以才會出現這點小失誤。
當然了,這也不算什么太大的問題就是。
畢竟,未來成為圣人境界的歐陽軒,完全可以通過“空間轉移”之類的速度趕路,實在不行自己飛也不算什么。
哪怕是后天巔峰修為的武修,歐陽軒也用了三天的時間才將身體調整了回來。
總計六天的時間,即便是分成了三批,兩萬五千人的遠征軍也全部經過了兩次的訓練。
兩次訓練,雖然不至于讓他們能夠熟練地駕馭戰船,但是對于戰船也都有了一個起碼的認識,大致知道了每一處的作用。
同時,在沒有水牢關將士的指揮下,遠征軍也能像模像樣地駕駛戰船了。
當然了,這值得是在正常狀態下,若是碰到敵軍或者大的海浪海嘯之類的,經驗生疏的遠征軍還是無法應對的。
不過這也在正常的訓練范圍之內。
遠征軍中的將士畢竟都是從北疆來的旱鴨子,說實話兩天的時間能達到這個狀態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事實上,遠征軍中如同歐陽軒一樣暈船的人數占比并不少,但是像歐陽軒那么嚴重的卻沒有幾個,因此用正常的方式讓他們慢慢適應便好。
而通過樓船斗艦艨艟這樣的過渡方式,在訓練開始之后的第六天,那些暈船的將士中,大部分已經適應了樓船的顛簸,小部分可以登上斗艦,而恢復最快的那幾個人,則已經可以駕駛艨艟了。
當然了,還有幾個即便在樓船之上依舊會產生暈眩的,但他們并非是像歐陽軒一樣幾乎無可替代的將領,所以影響便不是很大了。
慢慢訓練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暈船的將士中,大部分原先都屬于騎兵。
不過細想一下這也正常,騎馬所造成的顛簸一般都是前后晃動。而戰船卻是左右。
那些習慣了騎馬的騎兵,大部分人在感受到顛簸的時候,下意識地便使用了應對前后晃動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身體,那么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中最尷尬的一些,甚至在戰船開始移動之后,一個控制不住就栽倒在了地上。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騎兵中的好手。
但不管遠征軍之前是什么樣,在經過了水牢關將士的六天訓練之后,他們對于戰船已經有了最基礎的了解,并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提升著自身的水平。
當然,這也可以看出那些水牢關的將士教的有多么的用心。
而對于帝辛來說,某個時間點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