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之上的營地邊緣,帝辛負手而立,看著武成侯的樓船漸行漸遠。
某種意義上,武成侯的猜測是正確的。
根據之前得到的種種線索,在前往琉球的海上,有很大概率已經被多個蠻夷聯合布下了陷阱。
按照帝辛之前的計劃,雖然知道這樣會有很大的風險,但若是京城那邊的談判遲遲不能結束的話,他也會去冒險。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沒錯,帝辛現在已經可以確認,他手中的正方體可以完美隔絕掉“似人”對他的感應。
距離上次分身意識重新降臨古月界,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就在半個月之前,他帶著正方體離開了洪荒界,并且將隱藏自身道標的秘術也一并接觸了。
然而,當推算的時間點到來的時候,虛影卻并非準時出現。
并不需要再進行第二次的視線,以“似人”對他的態度,已經還未完全清醒的甚至,若是能夠察覺到帝辛的位置,哪怕只是一片大概的區域,虛影也一定會降臨現世。
只要他一直將正方體帶在身邊,便不用擔心會被“似人”感應到。
那么,只要他不主動鎖死前往墟界,那么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
也因此,關于古月界的這場界主爭奪之位,他也就不需要再費力去促使最終決戰的到來了。
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雖說正方體出現的時機有些靠后,導致他這次遠征會埋下不少的隱患,但既然不缺時間了,也就并不需要頭鐵到繼續下去。
他在這邊依舊不肯撤兵,其重心已經從討伐上轉移到了給京城那些蠻夷使團壓力了。
只要他一天不撤兵,他們就得提心吊膽一天,那么談判上對于大離一方的優勢也就越大。
雖然帝辛不在京城,無法親自參與談判,但是他給與的蠻夷越大,這場談判中屬于他的功勞也就會越大。
雖然之前對蠻夷的數月討伐已經注定了帝辛會拿到最大的功勞,但沒有人會嫌棄自己的功勞少。
而且,同樣基于那些已經入京的蠻夷使團,他想要退兵也沒那么容易。
帝辛要是不打招呼就隨意退兵,無疑會減輕那些蠻夷使團的壓力,使得他們請求談和要付出的代價便少。
對于朝堂中的那些饕餮官員來說,能夠得到五倍的利益,最后卻只得到了三倍,那么就等于是虧損了兩倍。
這是一種很混蛋的邏輯,但是只要涉及到利益場,那就都是通用的。
所以帝辛只要敢那么做了,動了他們的蛋糕之后,那么他之前立下的功勞以及樹立的名聲,就算不會全部抵消,也會被抹去大半。
不要小看那些專業玩筆桿子和嘴皮的,他們或許不能成事,但要是壞起事來,只要能夠抓住一個哪怕只是勉強的由頭,那么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后果。
這就是帝辛為何從不將他的手腳伸到北疆以外的大離疆域之中的原因。
他在北疆再能折騰,對于這些蠻夷如何出兵,只要結果是好的,那么他們就沒有辦法說什么。
莫看帝辛如今風光,又有著“賢王”的名聲,但其實在以成王為首的京城諸官的緊盯之下,他從未越過真正的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