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皇帝身體還健康的時候,下面的皇子王爺,甚至都不能表達出想要成為下一任皇帝的想法。
皇帝,乃是一個王朝的絕對權威。
自古只有上一任皇帝死去之后,下一任皇帝才能繼位。
因此,若是若皇子表現出對于那個位置的渴望,未免就會有詛咒之嫌,亦或者謀逆之心。
皇家無親情。
這句話可不止是說說而已,自古皇室中人,大多都是在爭奪權力的時候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為了王朝的延續,皇帝可以提前立太子,百官也可以上奏早日定下儲君,但唯獨有繼承之權的皇子,要在這方面避嫌。
而在老皇帝如今病重的情況之下,這方面的限制也就相對應的少了一些。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老皇帝會不會突然就沒了。
君不見老皇帝只是這幾年不能臨政,大離就已經爆發了各種內憂外亂,權力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長時間的群龍無首是會出大事的。
可是在未提前立下儲君的情況下,隨便找一個皇子繼承皇位也是不行的。
且不提選擇的這個皇子是否有擔任社稷之重的才能,能否讓其他人服眾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面對萬萬人之上的地位誘惑,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弱于他人。
屆時,爭斗一起,損害的還是大離的底蘊。
因而,在老皇帝的默認之下,有著繼承之權的皇子若是對那個位置有心,便可以使盡手段來證明自己的才能。
這期間,甚至結黨營私這種皇帝曾極力杜絕之事,他也同樣選擇了默許。
否則的話,成王又怎么敢堂而皇之的在京城打造自己的勢力,并且公然對那些官員進行拉攏。
可以說,只要不用惡意手段謀害其他的競爭者,那么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來。
可即便如此,就算已經鐵板釘釘會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選,也沒有一個皇子敢在老皇帝未曾賓天之前,公然挑破這最后一層窗戶紙。
哪怕是老皇帝自己都不在乎,也沒有人敢去違背。
這是這種封建王朝的統治形式之下必然的產物。
只有保證了皇帝的絕對權威,繼而才能保證這個國家不會因為發生騷亂。
而為了保證皇帝的絕對權威,這塊遮羞布就算快要被扯爛了,也必須要掛在哪里。
真以為趙全有在大離境內四處宣傳裕王乃是“賢王”之事,沒有人能查到帝辛的身上
這種事上,那些人不過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但是帝辛要是敢觸碰禁忌,哪怕以他現在的名聲和功績,也頂不住因此而被扣下來的一頂頂大帽子。
不過要是那些百姓自己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帝辛之前,下一任皇位的繼承者,呼聲最高的可是成王,還不是一點事就沒有。
有些事有些話,別人能做能說,他們卻要避諱。
左右就一句話,在有了能夠坐上那個位置的權力之后,相對應的也是受到某些限制。
繞過最繁華的街道之后,人就漸漸少了下來。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縱然在京城建城之處,除了皇宮的位置之外,大部分的地方對于居住之人的身份,并沒有太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