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后的長治久安。
如果成王用一種溫和的方式,這些士族階級,自然不會介意配合他除去混雜在他們之中的“敗類”。
之所以稱呼那些人為“敗類”,并非是這些士族心善。
而是兼并土地草菅人命這種竭澤而漁的行為,對于士族的統治是不利的。
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成王雖然看不起古月界的這些所謂土著,但帝辛相信他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有得必有失。
成王所思考的,可不僅僅是大離。
他的真正目標是整個古月界,真正的對手則是和他一樣降臨在古月界的界主分身。
為了減緩那些隱藏在大離境內的界主的發展,他自然就選擇了這種比較快捷的方式。
與之相對,那些士族對此產生的反應,反而是一件小事。
所以,成王依舊以勾結叛軍的罪名,將所有打算勸誡的人,都攔了下去。
事關謀逆,自然沒有人敢多言。
然而乃是從成王的角度去看的。
在獲得了老皇帝的支持后,他只要能夠通過考驗,升任太子后,所有人呢的不滿都會暫時壓下。
而等到他登上皇位后,那么那些士族的聲音就更不重要了。
他降臨在古月界的目的,不是讓大離更加昌盛,而是以大離為工具,登上古月界的界主之位。
然而在帝辛看來,卻又是另外一幅模樣了。
成王現在所有的舉動,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
那就是真的獲得了老皇帝的支持。
原先老皇帝沒有表態的時候,他的根基便是這滿朝文武。
而在這學堂還被稱之為私塾的年代,讀書其實是有錢人的特權,窮人能夠識字的并不多,更不用說榜上提名,入朝為官了。
大部分的官員,其實都是出自于士族或者富商之中。
因此,帝辛的根基,其實就是維系著大離統治階層的士族和富商們。
他這種不管不顧地行為,得罪了士族和富商,也就動搖了自己的根基。
如果成王真獲得了老皇帝的支持也就罷了。
皇家雖然是這個年代最大的士族,但他們和其他士族既站在一起,又隱隱處在一個對立面。
因此,只要有著老皇帝的支持,即使原先的根基被動搖,但只要還有人支持他,以及加上如今在民間的名聲,他自然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
饒是帝辛,在被禁足了數月時間,遠征軍的熱度逐漸下降之后,也已經遠遠地落在了成王的身后。
但是也提到,這一切的前提,是成王真的獲得了老皇帝的支持。
然而事實真正這樣嗎
帝辛只是笑了笑。
他確實沒有料到成王會做這種動搖自己根基的行為。
但是,就算成王按部就班,在不得罪那些士族和富商的前提之下,解決那些兼并土地的士族,讓那些流寇安定下來。
可一來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方式,很難讓百姓明確的感知到,因此對于成王的名聲,提升效果并不大。
二來就是用的時間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