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小言國棟就是個特別愛運動的孩子,上學放學哪怕時間充足他也是跑著來回,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也不覺得累,放下書包轉身就在天井里招貓逗狗,總有用不完的精力。
但那時候對孩子的關心沒有那么細致,也沒有運動天賦這種認知,就覺得男孩子精力旺盛很正常。
那時候駱言也打過乒乓球,初中的體育老師教的。我只記得某天駱言回來央著他媽給他買了球拍和球,在當時來想,就跟別人家的孩子回家跟爸媽要個零花錢、要雙球鞋、要個足球的性質一樣,沒什么特別的。
這一世看見小言對乒乓球表現出來的狂熱和喜愛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他上一世就展露過驚人的運動天賦,但是被忽略了。
來自老父親間隔了一世的愧疚感嘆。
齊城少年宮,奶團子一樣的駱言牽著姐姐的小手穿梭在一間又一間的教室里。
他學鋼琴和書法是受姐姐的影響,因為每次姐姐練字姥娘他們都夸獎姐姐,奶團子很羨慕。
鋼琴也是,姐姐每回練完琴屋里都會響起此起彼伏的稱贊聲。姥娘還跟他說“將來我們言言也彈鋼琴,當大鋼琴家。”
他為了體驗被表揚包圍的感覺,非常努力的重復了姐姐的愛好,稀里糊涂的就進了少年宮開始學習書法和鋼琴,談不上特別喜歡,但也不排斥。
家里人的觀點則是一只羊也是放,兩只羊也是放,家里不差那點學費。
不過按照駱聽雨當時選興趣班的規格,還是會帶著駱言象征性的參觀一圈,如果他還有感興趣的,家里也愿意讓孩子多嘗試點別的東西。
這時候的興趣班除了書法、繪畫課,樂器班、舞蹈班,還有幾項體育運動興趣班。
駱言報名的這次沒讓孫老師送,是文霞帶著兩個孩子過去的。參觀其他的樂器班、繪畫班時,班里的老師笑著他試試,駱言搖著小腦袋拒絕,左手拽著姐姐,右手拽著媽媽,一步也不動。
對舞蹈也不感興趣,倒是參觀幾個體育項目時駱言表現出來的興趣比較明顯,參觀停留的時間比較長,也愿意上前體驗。
還握著羽毛球拍子揮了揮,但是很快就丟下了。
到了乒乓球興趣班,他見室內場地上好多小圓球,有一顆還彈到了他的腳邊,駱言彎腰撿起來,就著蹲在地上玩。
他的小手掌就能握住的小圓球,但是往地上一扔就飛快的彈走了。
姐姐教他“乒乓球,這是乒乓球,好多小哥哥小姐姐在練習呢”
場內很吵,打球的聲音,教練指點學生的聲音,還有兒童大聲說話的聲音,但是駱言看的津津有味,他盯著小哥哥小姐姐們打球的動作來回轉著腦袋。
駱聽雨問他“這個喜不喜歡”她知道上一世駱言上初中的時候打過乒乓球和羽毛球,而且打的都不錯,估摸著應該是感興趣的。
駱言點點小腦袋,還期待的看著姐姐“姐姐學不學”
姐姐跟他說“姐姐不學了,姐姐對乒乓球不感興趣,但是言言喜歡可以學。”
文霞也彎下腰問他“要學乒乓球嗎”
駱言擰著小胖身子看向姐姐,他還是期望姐姐能參與進來,對姐姐有點依賴性。
教練過來笑著和他打招呼,問他愿不愿意試試,他轉頭看向媽媽,文霞笑道“跟老師去試試,媽媽跟姐姐在這兒等著你。”
駱言最終還是被場地內那些小圓球以及教練手里的球拍吸引,被教練牽著過去體驗乒乓球。
體驗站在他身后抓著他的小手教他怎么握球拍,之后又抓著他的手揮了幾次拍,還握著打了一個球彈到了前邊的案子上。
教練又帶著他重復了幾次揮拍的動作,讓他自己來。駱言連著揮了兩三次動作就十分標準了。
駱聽雨清晰的看見教練的眼睛都亮了,又多教了駱言幾個動作,讓他彈跳了幾下,他甚至還往跟他個頭差不多高的案子上打了一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