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初演戲是因為發現可以帶入另一個角色,發泄一直藏在心里的情緒,每次演完我都覺得酣暢淋漓,但隨著早春票房大賣,隨之而來鋪天蓋地的關注度,這種關注度讓我的精神狀態比以前更加緊張,可以說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之后接到新的劇本角色,那個角色比較壓抑,我的演法又是沉浸式,所以在劇組還沒開機時,我的抑郁癥和焦慮癥便已經達到了重度,無法再演出。”
記者“余小姐今天能夠愿意接受采訪,想必已經經歷了旁人難以想象的過程,對于校園暴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這五年,我每晚做夢都在殺人。”
一直忍著沒哭的余秋秋,此時終于落下眼淚,壓抑的哭聲讓眾人嗓子發緊。
“我喜歡演戲,我也真的好想上大學。”
兩句話直擊每一個人心底,輕而易舉體會到于秋秋這些年究竟經歷了什么樣的痛苦。
這一刻的感同身受,讓所有人恨起那些施暴者,迫不及待想要推進反校園暴力活動,不想再看到因為有人受到這樣的痛苦。
“除了那些傷害我的人,還有那些旁觀者。”余秋秋抽泣著“校園暴力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出來制止,不止那個給我送信的人,就連我最好的朋友們都隨波逐流,明明看見了卻假裝看不見,生怕給自己惹上麻煩,但凡當初那些站在廁所外面的人能夠去告訴老師,去偷偷報警,我都不會受這么多年的苦。”
正當所有人眼泛淚花聚精會神看著的時候,畫面突然暫停。
洛心雪出現在鏡頭前,表情依然一如之前嚴肅“余秋秋事件和她最后的話,關乎我們本次活動最重要的核心方向不做施暴者更不做沉默的旁觀者”
最后一句口號說的鏗鏘有力,讓所有人精神一振。
沉默的旁觀者才真正戳中每個人的心底最深處,在場的每一個人曾經都可能是一位旁觀者,因為怕惹麻煩上身,很多時候都視而不見,不管閑事。
洛心雪敲擊空格鍵,畫面再次播放,出現一個接一個的受害者,字幕與聲音講述他們曾經遭受到的校園暴力傷害。
洛心雪在這種背景音下,繼續道“周猛和余秋秋是兩個典型,一個是過度反擊,一個是過度忍受,這兩個案例之間都不能忽視旁觀者的推波助瀾與冷眼旁觀,別以為沒有去推波助瀾就夠了,冷眼旁觀一樣是在助長施暴者的焰氣。”
“大家更不要覺得這是在對沉默者道德綁架,受害者能變成施暴者,沉默者就會變成受害者。”
這一句話震醒在場所有人,震醒了正在觀看直播的2億多人。
許多人在重復洛心雪剛才說的最后一句話,發現曾經的身邊真的出現很多類似事件。
因為沒能及時阻止那些人,也因為那些受害者被欺負到忍無可忍還手,徹底豁出去后,變得天不怕地不怕,有一天自己和親朋好友也變成了受害者。
“想要有一個和諧的生純環境,想要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能夠在和諧的校園下生存,就絕對不能喪失最基本的同情心,不能喪失最基本的勇氣,不能喪失最基本的善良”
洛心雪話音剛落,掌聲便響了起來,坐在這左邊的霍衍和溫簡光不知何時站了起來,帶頭鼓掌。
禮堂的座位里,韓佳諾站了起來,跟著鼓掌,而后一群接一群的人全都發自內心站了起來,掌聲如雷鳴般響徹整個禮堂。
彈幕里成片的大拇指表情劃過,滿屏都是點贊與夸獎。
“真不愧是洛家的孩子,真不愧是洛心雪,沒白等這么久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