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薛進之所以敢用自己的真名姓在輝瑜十二州來去自如,就是因為他舅舅李善,誰能想到薛元武死后,李善獨攬西北大權,還會一心輔佐姐夫留下的獨子。
李善對薛元武忠心耿耿,這一點絲毫不用懷疑。
可李善此人,控制欲太強,他并不信任薛進,他的某些作為也與薛進背道而馳。
薛進那狗脾氣,怎能甘心受制于人。
楚熹篤定他們倆之間會有嫌隙。
西北十萬大軍,幾乎都是李善一手培養起來的,闖入月山關后,一路攻城掠池,又招攬十五萬將士,這十五萬將士只聽從西北王薛進的號令,薛進為了統一指揮,改旌旗為薛。
然旌旗易改,人心難改。
一山不容二虎,這便是薛軍最大的弱點。
只要有弱點,就不怕他們是鐵板一塊,就不怕無懈可乘,難以瓦解。
楚熹回到城中,在城門處遇著了老四老五,兄弟倆如今對她除了討好,更多一層敬重,見是她的車馬,忙上前施禮“姐姐。”
“你們做什么去了”
“上鄉里幾個姨娘家送了點東西。”
“哦,那一道回吧。”楚熹叫他們上馬車,又問“看沒看到常德探子進城”
老五點點頭,神色略凝重。
楚熹便叮囑說“往后不要出去亂跑,都乖乖的在府里待著。”
“姐姐。”老四小聲問“那薛進我從前沒少,背地欺負他,你說他能不能記恨我啊。”
楚熹一怔“你又怎么欺負他了”
“這,其實也不算欺負,學究布置的功課,我懶得寫,便送去讓他給我寫,興許,讓他熬了幾晚。”
怪不得,薛進有陣子總是一副睡不醒的模樣。
要擱在祝宜年來安陽前,楚熹肯定覺得寫個作業不是什么大事,可如今她陷在作業里無法自拔,很能體會忙碌一整日回到家還要代寫作業的痛苦。
何況老四老五的功課不是一般的多。
“你倆的字跡又不一樣,他如何能幫你”
“他能臨摹我的字跡,學究都看不出來。”
“哎,你可真是讓我說你點什么好啊,往后自己寫,聽見沒有”
老四忙不迭地點頭。
楚熹被氣笑了,心里也有些不理解薛進,老爹找他麻煩,好歹打著歷練未來女婿的名義,讓他無法推脫,老四找他幫忙寫功課這種事,他竟然也應承。
應承就罷了,從始至終沒有向她吐露過半句。
既是討好小舅子,為何不邀功呢
楚熹想不通,懶得再琢磨。
馬車很快回了城主府,楚熹徑自到書房找老爹議事,老四老五則要向幾個姨娘報平安,就此分開。
往曹姨娘院去的路上,老五問老四“你究竟怎么使喚的薛進他可不是那樣好說話的人,我幾次找他茬,都被他擋回來了。”
“過去快兩年的事,我哪還記得,反正,我沒像二哥似的把他當小廝使喚,我是一口一聲姐夫,叫的親熱極了。”老四沉默了一瞬,又道“薛進挺好說話的,對我也挺好,所以后來我就沒忍心再折騰他,還想著,他若真是我姐夫也不錯。”
“哼,惺惺作態,你這么想就正中他下懷。”老五悠悠長嘆道“此人心機叵測,詭計多端,不知常德能守多久。”
常德是常州的都城,雖不如安陽富庶,但城內百姓三十余萬,囤兵七萬,還有一名武藝高強的大將徐莽,即便不能打退薛軍,也不至于輕易失陷。
薛軍全力攻城,在城墻下與常德將士廝殺三個時辰,未果,又退回營帳休整。
探子只道雙方皆死傷不少。
楚熹一聽就說“今日領兵的準是李善。”
老爹笑道“李善如今心急著呢,他們打下合臨城,是薛進的功勞,應臺投誠,也是薛進的功勞,李善是著急給自己挽回威信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