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來扯布,說過幾句話,都是去年五月份的事了。”
“這樣啊十一娘在內院忙活團圓飯呢,少城主,可要見一見”
楚熹一看掌柜這情態,就曉得大哥和十一娘的事掌柜心里是清楚的,所以又問道“你家十一娘多大啦可許了人家”
掌柜忙道“十九,還沒許人家呢。”
十九,那過了年就是二十。
在安陽,這歲數沒定親的可少之又少。
楚熹沒再說什么,領著冬兒挑綢緞“你看這個喜歡嗎正紅的,多喜慶。”
冬兒笑道“這都是做嫁衣的,我又不嫁人。”
掌柜想去內院叫十一娘出來,還不能扔下這邊不管,整個人顯出幾分焦躁,可到底是常年經商的生意人,嘴皮子利索的很“少城主別看咱這鋪子里冷清,這幾匹布料照樣是搶手貨,不愁賣,外面打仗歸打仗,姑娘還是要嫁人呀,今兒不嫁,明兒不嫁,后兒也得嫁,嫁衣,被面,床帷,不都得用這紅綢子,提早買一些備著也是好的,免得到日子買不著了。”
楚熹手撫著另一匹桃紅色的綢緞,笑瞇瞇道“還是來這個吧,那正紅的就留著給你家十一娘做嫁妝。”
掌柜一聽這話,滿臉喜色擋都擋不住“十一娘的嫁妝老早之前就備好啦齊全的不能再齊全,就等著世道穩當些打發她出門子呢。”
楚熹問“不是沒許人家嗎”
冬兒問“不是打仗歸打仗,姑娘還是要嫁人嗎”
掌柜傻眼了,一時不知怎么解釋好。
楚熹朝冬兒挑了下眉,又對掌柜道“這匹桃紅的,這幾匹棗紅的,還有那邊幾匹,我都要了,包起來送到府上,給府里四個姨娘,就說是節禮。”
城主的內眷豈是掌柜可以登門送節禮的,自是要他家十一娘去送,且楚熹只交代送節禮,刻意沒明言是以誰的名義送節禮。
掌柜又不傻,怎會揣摩不出她的意思,頓時笑得紅光滿面“少城主慢走,慢走”
“嗯,慢走,不用送啦。”
從竇氏綢緞莊出來,楚熹徑自去了西城門。
老大每日這個時辰都會在西城門巡視,大到城墻上的投石機,小到瞭望臺上的鑼鼓,他非仔細查看一遍才安心,哪怕是休兵罷戰的年三十也如此。
楚熹去找他,同他說了自己到竇氏綢緞莊給姨娘們采買節禮的事。
老大的情態自然也怪得很,有一點羞臊,有一點局促,有一點著急想回府的意思,復復雜雜的,還要強裝若無其事。
他恐怕正在心里猜測,楚熹去綢緞莊買節禮,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看起來像是無意,偏又無意的來同他說,就顯得十分刻意了。
楚熹忍笑瞧了一會他的窘迫模樣,終于大發慈悲的開口“那掌柜家的小姐快二十了還未婚配,大哥你說,是不是長得難看呀”
“不難看我,我見過”這下老大臉上就只剩羞臊了“三妹妹,你怎么,怎么知道這事的”
“冬兒同我說的,什么都逃不過趙冬冬的法眼。”
“那你,沒同老爹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