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陽明貪狼太星君。
莫惟明捕捉到這個關鍵詞。這就是貪狼會的名字由來嗎?
“所以你們信奉的是,道教體系中的星神?那,洋人的教會是怎么允許你們活動的?這完全和他們的信仰是相排斥的。”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誤解。其實任何宗教,任何神,和你信奉的任何東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商義正詞嚴地說,“‘天’是唯一的至高存在。所有的信仰,都是寄托的媒介。不同的神,都只是一個符號,一個安放你心的地方。祂們不過是有著不同形象罷了。包括貪狼星君,也只是符號中的一種。像我們這樣沒有信仰的人,就可以用他作為寄托。”
“照這么說,世上所有的神,都是同一個神;所有的信仰,也不該存在沖突才對。”
“是,也不是。”商說,“你沒有領悟到。而我領悟到,他們才認定我有悟性。就連神本身,也只是一個稱呼,一個名字,一種我們對未知充滿敬意的寄名。那個至高的存在,有無數種形象,祂從不同方面給予我們指引,讓我們領悟到命運的必然性。只是人類自己愚鈍,擅加解讀,悟性太差,由此產生的不同理解帶來永恒的紛爭。”
“是嗎。”
一派胡言。
莫惟明飛快地思考著。大部分宗教,以特定群體的利益為優先存在,尤其東城區的教會。它是西方一些國家的國教,教權凌駕于皇權之上。雖說曜州已不再有什么皇權,但也不該為了錢或者其他東西,被這樣一個胡攪蠻纏的組織牽著鼻子。
不……也許教會是在縱容?
曜州不屬于西方的那些地方。他努力思考這之中的差異。獨立于海外的教會,可能也有一套自己的運作機制。那么他們能得到什么好處?錢?還是別的什么。
不對。也許他想錯了,他應該換個角度。
比如,商權凌駕于教權之上?
利益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如果其實,一切都是商會說了算的,這不就說得通了嗎?
曜州的教會,始終是商會的工具罷了!他早該想到這點。曜州也有諸多不同的信仰,教會難以布道。許多宣傳活動由商會的資金提供支持,以發展信徒。沒有信徒的也就沒有資金。
而一開始,傳言貪狼會的幕后也是商會,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教會和貪狼會,不過是商會名下兩個看似毫無關系,實則母權統一的兩個“組織”罷了。所以他們才沒有利益沖突。在外界看,教會還能為貪狼會背書。
想明白這點后,莫惟明順著商的話說了下去。
“貪狼會又做了什么,讓你如此心悅誠服呢?”
“因為‘神跡’是存在的。”她一板一眼地回答,“他們治好所有人,包括黑子熱。一切疾病都能被驅散。這是我們親眼所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