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視線落在年輕人身上,問道“閣下是什么人如何認識崔大人的”
“說來慚愧,在下是嶺南的讀書人,姓吳名則熙聽說京城開了家書院,便收拾行囊上京求學,不料在半道被山匪搶去了盤纏,還受了傷,幸好遇到崔大人搭救才能活命。聽聞崔大人是來嶺南建書院的,在下便跟著崔大人返回嶺南,等到書院建好再去求學。”
那年輕人絲毫不見方才的精明,憨厚地笑著,緊接著才想起什么似的,連忙讓出門口,道“諸位如若不嫌棄,就進來歇歇腳吧,山野之所沒什么好招待的,但也有一兩杯粗茶,好歹能夠解解渴。”
怪不得對方愿意冒著生命危險來當誘餌,原來是崔維楨對他有救命之恩。
現在她大概也明白崔維楨故布疑陣的目的,正如兵法所云聲東擊西。
黑衣人聞訊趕來此地,若是一下子就見到崔維楨可能還會有所懷疑,現在發現是另一個陌生人,而且從陌生人口中逼出所謂的”真相“,反而會生出柳暗花明的欣喜感,到時候再碰到崔維楨,就沒那么警惕了。
葉蓁蓁衷心希望崔維楨一切順利,也不愿意回去府城,便想留下來等候第一手消息,便跟著吳則熙走如院內,還招呼觀硯等人一起進來。
觀硯剛剛和衙役們對峙受了傷,葉蓁蓁非常擔心,對著吳則熙問道“吳公子,我家下人受傷了,你的居所有沒有傷藥”
吳則熙搖了搖頭,不過很快又說道“我雖然沒有備有藥物,但屋后長著不少止血的藥物,我可以去給這位兄弟采回來。”
觀硯連忙說道“哪里需要您親自去動手,小人自己去就可以了。”
“哪有讓你一個傷患動手的道理。”
葉蓁蓁連忙把人攔住,叫了其他認識草藥的下人去采藥了。
觀硯十分感動,他是在崔家的高門大戶待過的,那些主子們眼高于頂,視下人的性命如草芥,別說是他們受傷了,就是快死了,也只是假慈悲地哭上幾聲而已,哪里像夫人這般體恤下人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他雖然不敢自比國士,但身為一名忠心下屬的職責還是具備的,因此說道“主子,依小人看此地已經不安全了,雖然大人在前方設下埋伏,但難保不會有漏網之魚跑出來,到時候不慎傷了您,大人怕是要心疼的。”
葉蓁蓁覺得有理,便問吳則熙道“吳公子以為如何”
吳則熙覺得奇怪,看了葉蓁蓁好幾眼,心里揣測著對方和崔大人的關系,但沒好意思多問,便接話道“如此也好,如今時辰已晚,你們也來不及在城門大關前趕回去。方才給你們帶路的是我的舅舅,他就住在山腳的村子里,咱們可以去那里暫時歇上一晚。”
原來帶路的鄉親是吳則熙的舅舅,難怪他肯配合著做戲了。
那位鄉親應該是擔心見到自家外甥漏了陷,所以才在進山指了一段路就找借口離開了。
吳則熙去收拾行李,下人也采了藥回來,待觀硯上完藥后,他也收拾妥當了,葉蓁蓁繼續坐上臨時搭起來的木架子上,一行人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