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葉蓁蓁早早就被丫鬟叫醒,與崔維楨收拾妥當后才齊齊趕往聚仁坊因為旺仔還沒醒,崔大娘便留下來照看,并沒有與他們同行。
聚仁坊的宅子已經是燈火通明,葉家其他人作為娘家人,昨日已經陪同芃芃一同住入宅子,待葉蓁蓁來到芃芃閨房時,見到的便是她因為凈面而痛得嘶嘶叫的場面。
葉大嬸雖然心疼女兒,但還是狠心地讓丫鬟把人按住,一邊刮著她臉上的絨毛,一邊說道“新娘子開臉,都有這一遭,你忍忍就過去了。”
芃芃看樣子是剛沐浴出來,身上只穿著一身紅色的中衣,長發帶著水潤的濕氣,身后還站著兩個替她拭發的丫鬟,一堆人圍著她團團轉。
她痛得無法說話,只得用淚汪汪的眼睛看著葉蓁蓁,眼神委屈極了。
葉蓁蓁也沒法幫她,非常蒼白地安慰了幾句“美麗是要付出代價的,以后多刮幾次就習慣了。”還好她臉上沒有絨毛,從未遭遇過這等酷刑。
葉芃芃渾身一抖,這種痛苦經歷過一次就夠了,日后她怎么會自討苦吃呢。
顯然,此時的小姑娘還不知人類永恒的真香定律,待看到拔完絨毛后光滑了許多的臉蛋,她還是露出了些許笑容。
雖說早早就來了,但葉蓁蓁是幫不上忙的。
新娘必須由福祿壽俱全的長輩幫忙梳頭,李二娘顯然沒有這個資格,葉蓁蓁拜托了鄧將軍家的老夫人幫忙這位老夫人亦是窮苦人家出身,但一生頗具福運,年輕時被夫君寵愛,老了便與解甲歸田的夫君頤養天年,兒子兒媳孝順,家庭和睦,子孫綿延,是個當之無愧的人生贏家。
鄧老夫人對葉蓁蓁印象很好,因此在她請托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今日一見葉芃芃,對這個滿含著羞澀和期待的新娘子也頗具好感,笑道“好孩子,別緊張,魏家那孩子我認識,是個值得托付的良人,當初要不是我家沒有適齡的孫女,早就搶先定下來了。”
芃芃害羞地紅了臉,葉大嬸則是高興極了,連將軍家的老夫人都夸獎她的二女婿,想必是真的優秀的。
葉大嬸的淳樸讓鄧老夫人覺得親切,一邊給芃芃梳頭上妝,一邊與她聊天,不過短短的一段時間,兩人就結下深厚的友誼,鄧老夫人還邀約了葉大嬸改日去鄧府看她在園子里種下的蔬菜呢。
李二娘和李翠兒婆媳倆也在,這倆人得知鄧老夫人的身份后,多次想要插話奉承,可惜鄧老夫人雖然給面子搭話,但神色淡淡,并沒有多談的興致,每次都巧妙地轉移了話題,可把婆媳倆氣得咬牙切齒,心中暗暗咒罵對方狗眼看人低。
這倆人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實在破壞氣氛,只是她們畢竟是親屬,趕都趕不走。
沒過多久,鄧老夫人終于替芃芃梳妝打扮完畢,被下人請下去休息,芃芃在丫鬟的伺候下穿上嫁衣,輪到了家里人添妝訓話的環節。
李二娘作為長輩,第一個代表訓話,全是一些讓芃芃日后要相夫教子、遵守婦德或者日后多多幫扶娘家弟弟的話,并不怎么悅耳,但看在大喜日子的份上,大家都沒她計較,就算她只是添了一直木簪子也沒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