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新春正月無比熱鬧,崔維楨年節其間并沒有走親訪友,而是帶著家人一起游玩,葉蓁蓁來了京城這么久,許多地方都沒有逛過,這段時間差不多都逛了個遍。
因為葉大嬸也陪同出行,崔大娘也難得有外出的興致,一家子人團圓和樂,是過得最圓滿的一個年。
葉大勇和葉大嬸的小吃攤生意非常好,這對夫妻倆肉眼可見地輕松了很多,葉蓁蓁和葉芃芃初二回娘家時,他們還特地備上了豐厚的回禮雖然對于崔魏兩家來說并不值當些什么,但這已經是葉家對女兒最深厚的愛意。
正月之后就是旺仔的周歲禮,崔維楨錯過了兒子的滿月和百日,對周歲格外重視,按照他的意思是,要大辦。
“大辦怎么大辦”
葉蓁蓁正在訓練旺仔抓周,眼見他要把手抄胭脂水粉伸出,頓時嚇了一跳,連忙把他的小手手按住“寶寶,咱不學寶玉,咱抓這個。”
說著就把三字經往他懷里塞,旺仔好奇地捧起書本左瞧右瞧,還當磚頭似的敲幾下,雖然有辱斯文,但總比抓胭脂水粉好
葉蓁蓁整天都在鼓搗胭脂水粉,估計是被旺仔給學到了。
對于抓周這回事,崔維楨這個古人反而比葉蓁蓁淡定多了“不必如此緊張,隨便旺仔抓什么都行,日后咱們為人父母的,再好好教育就是。”
雖說如此,但葉蓁蓁總想著有個好吉兆么。
意識到自己有些焦慮,她嘗試著平復心情,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方才討論的事情上,又問了一邊。
崔維楨漫不經心地回答道“王家和崔家都會來人,你讓下人安排一下。”
葉蓁蓁愣住了,他們甚少和崔王兩家聯系,上次旺仔的滿月和百日,兩家都是寄來書信和禮物而已,這次居然有人過來。
雖然很好奇,但看崔維楨的樣子,似乎有什么安排,她便沒有多問,回頭吩咐張三留意一下,到時候派人去接就是了,至于住處,崔王兩家在京城都有別院,就無需安排了。
與崔維楨商定了周歲禮的各種細節,她又想起了一件事“對了,你給旺仔取大名了沒有”
崔維楨“”
葉蓁蓁“忘了”
崔維楨搖頭“沒有,倒是取了幾個,只是猶豫不決,不知該選哪一個。”
葉蓁蓁來了興趣“寫來讓我看看。”
她親自去取來筆墨紙硯,崔維楨展開宣紙,幾個名字便落于紙上崔光羲、崔彧明、崔執端
宣紙上密密麻麻全是名字,葉蓁蓁看得頭暈眼花、嘆為觀止,見他還有繼續寫下去的趨勢,頓時頭冒冷汗,按住了他的手“你究竟準備了多少了名字”
崔維楨“不多,也就五十個而已。”
葉蓁蓁“”
這還叫不多嗎他究竟是怎么取出這么多名字的
怕不是偷偷把說文和爾雅給翻爛了吧
想到那個情景,怎么就那么好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