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蓁是個行動派,第二天就讓奶娘張氏和徐氏把自家兒子帶來府上,這兩個孩子比旺仔大上半歲左右,如今也是牙牙學語的時候,雖然不如旺仔白胖,但也可愛的緊。
這兩個孩子都取了名字,但家里人都以排行稱呼,張氏的兒子是三郎,徐氏的是四郎,湊巧的是三郎比四郎大,日后記起來也方便。
小孩子正是不知世故的年紀,不像他們娘親那般拘謹本分,見了葉蓁蓁就往她身上爬,可把張氏和徐氏嚇了一跳,連連道歉,葉蓁蓁不以為忤,熟練地一手抱一個,兩個娃娃都抱在了懷里。
原本還在好奇張望小伙伴的旺仔看到自己的專屬懷抱被侵占,頓時生氣得哇哇叫,潛力爆發地蹬蹬蹬走過來,一手抓住葉蓁蓁的衣襟嬌喊“娘”
那小眼神水汪汪的,別提有多委屈了。
葉蓁蓁的心哦,立馬就軟成了團,把三郎和四郎放下來,一把抱住愛撒嬌的小寶貝,蹭著他的臉取笑他“真是個霸道的小子,平日也沒見你多稀罕娘親。”
旺仔可不管他娘在說什么,他坐在娘親的懷抱得意洋洋,以勝利者的姿態挑釁地看著正在地上爬的兩位小伙伴,小模樣別提有多囂張了。
張氏奉承道“郎君不愧是貴主,打小就有氣勢。”
當初是張氏帶了三郎來府上,然后被吃醋的旺仔趕跑的,她并不因此生出怨懟,反而為小郎君的親近而欣喜,只不過她知道輕重,并沒有在夫人面前表現出來。
徐氏嘴笨寡言,只懂得附和張氏,葉蓁蓁對她們的奉承并不在意,左右她們只是乳娘罷了,日后對旺仔的影響有限,并不擔心她們的偏寵壞了旺仔的性情。
最值得教育的,是三郎和四郎。
于是葉蓁蓁說道“以后三郎和四郎就在府里住下,你們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受委屈,日后他們與旺仔同吃同住,啟蒙上學都在一處,我是打算把他們當作旺仔的書童和幫手培養的,如果你們愿意就讓孩子留下,若是不愿,我們也不強求。”
“愿意,愿意,我們愿意。”
張氏和徐氏一疊聲地點頭答應,差點就要跪了下來“感謝夫人恩德,您能看得起我們家小子,是小子們的福分,日后單憑夫人調教,我們絕無絲毫異議。”
張氏和徐氏并沒有賣身崔府,但也簽了活契,但凡日子過得去的人家都不會出來為奴做婢,她們幸運,遇上了一個好人家,不僅沒有受到磋磨,還因此受益,家里得到幫扶,日子慢慢地好了起來。
即便如此,她們依舊是偌大京城中最底層、最不起眼的一群普通百姓,柴米油鹽醬醋茶地過著每一天的日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看不到明日的出路。
按照正常的出路,她們的孩子沒有條件識文斷字,長大后不是賣身為奴就是去碼頭干粗活,隨隨便便什么人都能對他們吆三喝四,沒有尊嚴,亦沒有未來。
好在如今皇后娘娘恩德,特辦慈幼書院,無數窮苦人家的孩子有機會學一門討生活的手藝,無數人老百姓歡欣鼓舞,張氏和徐氏曾和自家男人打算過,日后就讓孩子去慈幼書院進學,好歹學個謀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