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兒大受打擊,喃喃自語“怎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沒來京城就好了”
錢財富貴有可能轉眼成空,丈夫兒子都面臨著牢獄之災,一直沉迷在富貴煙云中的李翠兒終于醒悟,追悔莫及。
然而一切已經遲了。
被消磨掉為數不多的心情和憐憫心的葉蓁蓁對她的可憐無動于衷,俗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二房可憐,那誰來可憐無辜受連累的崔府
葉蓁蓁讓人她送回去,轉而去周府打探消息。
周少卿正好從大理寺回來,還帶來非常不好的消息
葉世明名下確實有不少良田和流民,這些良田的來路都有些不正常,全是地痞流氓欺壓百姓賤賣的良田,最后到了葉世明的手上。
葉世明不事生產,買了良田自然缺少種田的人手,不知是聽了哪個狐朋狗友的挑唆,專門去搶來了一些被放還歸籍的流民給自己當下人使喚。
宣武帝和崔維楨千方百計地讓權貴和世家放人,葉世明倒好,直接在后面坐收漁翁之利,把人家放走的流民又給扣留了,朝廷的所有努力相當于給他這類人做了嫁衣。
這樣囂張跋扈到極致的行為,比買賣流民更嚴重
朝廷法令在先,葉世明相當于知法犯法,是對朝廷的公然挑釁和不尊,別說他是崔維楨的外戚了,就算是皇親國戚,宣武帝都不會容忍這種行為。
此風不可長,不然大家都有樣學樣,流民剛出了狼口又入了虎窩,日后都不愿意響應號召返鄉,朝廷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再加上他有崔維楨外戚這一層身份,影響更是惡劣,若是處理不好,極其容易引起民意的反噬。
葉蓁蓁的心一下下地往下沉,聽到最后,她已經憤怒到渾身顫抖了。
周少卿面露不忍,但還是繼續開口了“以上還不是最壞的消息,最壞的是,這些田地和下人并不在葉世明名下,而是在你爺爺葉伯山名下,你知道著意味著什么嗎”
這意味著葉世明和葉伯山都有罪,而葉伯山已經六十有余,本朝有一條律令,年長六十者,罪不至死,父債子償,由其子受其過。
受過的兒子一般是嫡長子,而葉蓁蓁的爹葉大勇,正是葉伯山的嫡長子。
葉蓁蓁想明白這一茬,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驚怒交加,眼前一黑,徹底地昏死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