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疏忽了,我這就著人安排”
崔維楨沖葉蓁蓁搖頭,她不由止住了話頭,就聽他說道“里正的職員配備和俸祿是朝廷的事,永善堂不必插手,我會啟稟陛下,再由陛下定奪。”
如今圣人對善堂一事十分支持,再加上崔維楨是御前紅人,只要他奏請,肯定會得到準許。
許里正喜出望外,連連朝崔維楨作揖道謝,崔維楨與葉蓁蓁又看了一會兒才離開,巧得很,在門口遇上了禮部侍郎之女趙雨萱。
趙雨萱是當初宴會上面試上崗的貴女之一,正好負責通善坊這一片區的申請資格核查,沒想到今日恰好碰上了回門的葉蓁蓁。
她連忙上前拜見“小女見過寧國夫人、景寧伯,請您二位安好。”
葉蓁蓁前幾日才在會議上見過她,包括趙雨萱在內的大家閨秀們,經過這些天的歷練,多多少少都有些改變與成長,比如說趙雨萱,她肉眼可見地成熟穩重了。
恰逢其會,葉蓁蓁便詢問這一片區的審核情況,趙雨萱爛熟于心,如數家珍地說了起來哪家的申請通過了,哪家沒有通過,原因和問題是什么,等等,說得極盡詳盡,可見她是挨家挨戶地走過的。
葉蓁蓁聽得連連點頭,心中無比欣慰,趙雨萱總算沒有辜負她的一番厚望了。
趙雨萱說道最后,感慨不已“小女往日讀書,不免嘲笑何不食肉糜的天真和愚蠢,直到來了夫人永善堂做事,才知道自己也是愚人一個。小女只知窮人貧困,卻未能想象得到他們貧困到何種境界,近日才知道,我平日里一兩銀子的零嘴,足夠七口之家過活一個月;更有甚者,有些人家連一兩銀子的收入都沒有,每日吃糠咽菜,疲于奔命,才能勉強活下去;若是遇到大災難,唯有典兒賣女”
“以前小女并不是很理解夫人的志向,直到見到民間的悲苦,才明白夫人的偉大。”
天子腳下尚且如此,蠻荒之地又將如何呢趙雨萱不敢想象,只是知道,兼濟天下這種艱巨的任務,怕是一條艱巨重重的任務。
如今寧國夫人開歷史之先河,后世之人延而續之,善談才能生生不息,救濟更多的黎明百姓。
想到自己就是這樁豐功偉業中的一份子,趙雨萱心中無比激蕩,看向寧國夫人的目光愈發欽佩和敬仰,與后世的狂熱粉相差無二了。
葉蓁蓁非常能夠理解趙雨萱的心情。
用后世的一句話來說,“人如果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呢”這些出身高門望族的大家閨秀們,從一出生開始,被定下了人生的方向學習詩書女工、掌管中饋,日后擇一門當戶對的夫婿聯姻,相夫教子,終日活在內宅之中你,在一畝三分地上經營,一生貧乏又枯燥,一眼就能望得到頭。
如今有機會投身入一項“意義非凡”的事業中,這項事業無疑是枯燥生活中最炫亮的色彩,但凡有所追求的人,都不忍舍棄。
葉蓁蓁作為她們的引路人,才會得到這般堪稱狂熱的崇敬和感激。
她輕輕一笑,拍了拍趙雨萱的肩膀,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永善堂的力量并不強大,能幫助的人也不多,但我喜歡它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后人能夠據此得到啟發和效仿,從而救助更多的黎明百姓。”
趙雨萱眼神朦朧起來,帶著憧憬和向往“夫人,會不會有那么一天,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達到圣人所言的大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