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不缺的是好奇心,即便是百姓眼中高高在上的達官貴人也一樣,其他部的尚書們都好奇地湊過去詢問,空留風尚書不尷不
尬地站在那里,臉色都漆黑了。
崔維楨身邊很快就湊滿了人,恪王一黨的朝臣不動如風,恪王最近的處境也十分尷尬,主動走到老丈人身邊,與他聊了起來。
風尚書如蒙大赦,雖然他很不滿恪王怠慢他的女兒,但對方畢竟是王爺,還是他政治投資的對象,聊天時還是滿臉笑容的。
宣武帝來到金鑾殿時,看到的正是這番熱鬧的場面“今日諸位愛卿興致不錯啊,都在討論些什么呢”
皇帝駕到,沒人膽敢藐視圣駕,眾人立馬停止了討論,迅速回到班次中去。
金鑾殿中盡是皇帝的耳目,他來之前肯定已經知道殿中發生的事情,但是皇帝金口一開,肯定是要回答的。
往常這種時候都是魏王接話,這次竟是恪王搶了話頭,道“啟稟父皇,景寧伯受其夫人啟發,新研究一份記賬圖表,方才正在
與諸位朝臣交流呢。”
恪王一臉坦蕩,在場站班的朝臣卻是臉色詭異。
恪王居然主動替崔侍郎邀功該不會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吧難道雙方已經冰釋前嫌了魏王一黨心里懷疑了起來。
但是,某些朝臣倒是沒有往黨爭這方面想,鑒于恪王與寧國夫人的風月一二事,他們不由得想歪了
恪王給崔侍郎邀功是假,替寧國夫人揚名才是真不然崔侍郎話里話外帶上自家夫人也就罷了,他一個外人,何必說得那么清
楚呢
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不管朝臣怎么想,很顯然,宣武帝非常吃這一套,他滿意地頷首一笑,道“寧國夫人素有奇思,崔愛卿才華橫溢,如此相輔相
成,正是天作之合。”
宣武帝非常自負,對自己的兒子也相當得偏寵,覺得恪王膽敢在朝臣面前大方地提起寧國夫人,肯定是已經放下執念,改過自
新了。
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說,他的心里是非常欣慰的。
他給恪王遞了個贊許的眼神,恪王回以孺幕一笑,這對天家父子的濃濃之情,不知閃瞎了多少雙眼睛。
魏王臉上的笑容淡了淡,果然不能小看了老七,他們母子能夠得寵多年,靠的就是對帝心的揣摩和把握,在這一點上,是其他
皇子都比不上的。
不過,再次的寵又能怎樣呢
所有的情分都是一筆筆消磨掉的,就是不知老七在父皇心里的情分有多厚,經不經得起他的一遍遍消磨。
魏王轉了轉拇指上的扳指,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