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這樣的天氣,士子們還要在又窄又冷的號房里奮筆疾書,實在是太難了。
馬車停在貢院門口。
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等候入場的士子們,他們無不裹著厚厚的大氈,即便這樣,個個都凍得鼻子發紅,甚至還有人忍不住跺腳
取暖,可見天氣之寒冷。
為了防止作弊,大氈和夾襖都不許穿戴,士子們脫光檢查后,只需著單衣入內,當然,所有的馕餅食物等等,都要捏碎檢查是
否有夾帶。
會試事關重大,再怎么嚴格都不為過。
葉蓁蓁拎著食盒下了馬車,引來不少打量的視線,雖然周圍送家人上考場的家眷有不少,但像她這樣,單獨拎著一個食盒的卻
是梢間。
“這這不是寧國夫人么”
一道略微耳熟的聲音傳來,葉蓁蓁不由轉頭看去,就見旁邊有兩位男子正在張望過來,說話的人長得有些面熟,似是在哪里見
過,但在見到旁邊的張運時,她立馬記起了旁邊人的姓名。
李乾。
當初她為了永善堂舉辦的募捐會上,張運帶著他一起參加了。
主考官和同考官的圣旨應該已經在貢院門口宣告,張運有些踟躕不定,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上來打招呼。
葉蓁蓁同樣要避嫌,遠遠地沖他點了下頭,張運似是松了口氣,沖她作揖回禮,待她的背影堙沒在人群中后,張運迅速被周圍
人包圍了起來。
“張兄,那位夫人是寧國夫人”
“聽聞張兄與景寧伯是故交好友,想必你平常受到不少提點吧。”
“不知張兄是否有什么內部消息我愿意出銀兩買。”
各種各樣的試探和酸話把張運淹沒,李乾愧疚不已,都怪他叫破寧國夫人的身份,才讓好友被人糾纏,他眼睛一轉,立馬高呼
道“快看,是白翰林各位考官大人來了”
大家頓時被吸引了注意力,李乾趁機拉著好友沖出重圍,大大地喘了口氣“太可怕了,這些人平日不努力,就想臨時抱佛腳。
也不想想宣武三十一年的舞弊案,吏部侍郎肖言被斬首示眾,前車之鑒猶在,怎么可能還有考官敢冒這等風險。”
張運苦笑“總有心懷僥幸之人存在。”
他因為身份之故,這陣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前來拜訪打探消息,他不堪其擾,躲去了李乾那兒才得了清靜,不然他怕是難以溫習
詩書了。
正在討論之中,突然傳來一聲鐘響,眾人紛紛抬頭望去,只見七位穿著官袍的官員立于貢院門口,神色肅穆,為首的官員已經
胡子花白,但精神矍鑠,從其官袍來看,應該就是有內相之稱的翰林學士白思明了。
所有士子都隨之肅穆起來,他們知道,會試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