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晌的時間很快就過去,士子們陸陸續續地煮食午膳,貢院內飄蕩著狀元面的香味,衡鑒堂的諸位考官聞著香味,腹中也唱
起了空城計。
白翰林道“大家先用膳吧。”
貢院只有在會試時使用,因此沒有飯堂,為了防止外人趁亂夾帶,考務人員的飯菜也不許外送。考官們還好,能夠帶著考籃進
場,那些站在號房外監考的衙役們就凄慘多了,只能帶幾張薄餅和一袋水進來充饑,確保時時刻刻都能盯著士子們的動靜,防
止他們作弊。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諸位考官心里還是比較滿足的,紛紛取出家仆送來的食盒,當然,大部分人都備有熱門吃食狀元面。
禮部侍郎趙思源之女趙雨萱在葉蓁蓁手下當差,他對崔維楨也非常和氣,指著自己食盒里的狀元面笑道“說來大家都是托了崔
侍郎的福,不然這會兒連一口熱乎的面條都嘗不到呢。”
一向秉公無私的御史大夫包明也罕見地露出了些柔色,點頭道“寧國夫人巧思,狀元面確實是個好東西,前年老夫前往錦州,
多虧了有狀元面改善胃口,不然啊,頓頓包子馕餅,這身老骨頭怕是撐不到錦州。”
眾人默然,不敢接話,腦子里想的是包御史去了一趟錦州回來后,一紙彈劾呈在御前,結果錦州知府就烏紗帽不保的光榮戰績
,實在讓人望而生畏。
包御史剛正不阿,嫉惡如仇是朝野聞名的,哪怕陛下有不妥當之處都敢直言不諱地勸諫,更別說文武百官了。因此上至皇帝下
至九品小官,都對他心存忌憚,就怕他哪天把自己參了一本。
當年,崔維楨的殺父仇人蘇崇德就是被他彈劾下去的。
因此崔維楨絲毫不畏懼包御史的黑臉,反而和氣地把自己的食盒里的食物一一擺出來,道“拙荊今日準備了不少新鮮吃食,包
御史可以嘗一嘗。”
他按照蓁兒的要求生起爐子,放上鐵格子,然后把分別竹筒里的高湯倒進鐵格子里,隨著溫度上升,濃郁的香味開始散發出來
。
大家不自覺地咽了口水,目光黏在崔侍郎奇奇怪怪的吃食上動彈不得。
崔維楨沒發現同僚們異常的目光,皺眉思索著這些串在竹簽上的吃食應該放進哪個鐵格子里比較好,六個格子六種湯底,如果
放錯食材會不會串味呢
蓁兒的不放心果然是有道理的,他全都忘了
最后他只好憑感覺把竹簽上的吃食分別放進鐵格子里,一抬頭,就對上同僚們若有若無的好奇視線。
國子監祭酒家鄭廷軫問出了大家的疑惑“崔侍郎,這是什么吃食”
“關東煮。”崔維楨說道“據聞是倭國傳來的吃法。”
“倒是前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