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楨禮尚往來地奉承了一句,然后才問上司叫他來有何指教,李尚書道“你去一趟翰林院,有件公事要與吳翰林交接”
吳翰林是崔維楨的舊上司,讓他去交接工作比較方便,李尚書是如此考慮的,但李右侍郎卻不是這么想的,他看到崔維楨一大
早就從尚書的差房出來,臉色就不那么好了。
他陰陽怪氣地說道“崔侍郎好本事,真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崔維楨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承蒙夸獎,在下每日的精神都不錯。”視線在他烏青的眼底微微一頓,又道“右侍郎看起來精神不
濟,難道是體力不支若是身體撐不住,千萬要早點尋尚書告假。在下還有事忙,告辭了。”
李右侍郎聽明白他話里話外的暗諷,頓時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心里狠狠地把那小子臭罵了一頓才解氣。
哼,風水輪流轉,看你能囂張到幾時
各部衙門都在皇城根下,相距并不遠,崔維楨一路走去,大部分人都客客氣氣地與他點頭問好,畢竟有賬本培訓的香火情在,
各部對他的態度不至于太差,這也是李尚書樂意讓他出去辦事的原因之一。
辦完差事,從吳翰林的差房出來,就見他的師弟王鈺旋帶著兩人走入院子,那兩人年紀比他還要大一些,但渾身上下充斥著未
經打磨的書生意氣和傲氣,其身份已經呼之欲出。
左邊那位三十歲上下的男子他認識,正是新科狀元陶宇寧,此前投卷的文章中與他的變法思想極為契合,雖然稍顯激進,但也
十分難得,想必這也是他博得頭名的緣故。
他也認得崔維楨,眼神激動地望過來,但因為場合不對,并沒有貿然開口。
崔維楨的視線并沒有在他身上久留,而是落在另外一個男子身上。
此人長得高大俊美,面如冠玉,即便是跟在王鈺旋身后,卻有種不落于人后的自信與從容,只需一看,便知此人并非池中之物
。
從某方面來講,此人與崔維楨有所相似之處。
不期然地想起了蓁兒昨晚的描述
他的心情就不是很美妙了。
王鈺旋可不知他心情不好,只覺得他無時無刻都是這副清潤從容的模樣,讓人看不出半點情緒,再加上最近幾年兩人關系緩和
了不少,他自己又當了爹,脾氣也好了不少。
于是他主動與崔維楨打了招呼,并且介紹身后兩人“這兩位是狀元郎陶宇寧與傳臚秦思業,他們從今日起要來翰林院上衙了。
”
按理說考中進士后朝廷就會分配官職,但并非時時刻刻都能虛位以待,就算有,有些進士高不成低不就,不少人就在京城耗著
日子,或是打點門路或是耗著日子,等著朝廷有職位安排。
這位秦思業能夠這么早進翰林,想來也是有門路的。
崔維楨不過分熱情,淡淡地點頭打了聲招呼就走了,隱隱約約還能聽到師弟對他們的提點“崔侍郎才學能力十分出眾,你們多
學著點兒”
緊接著,就什么都聽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