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納塔爾多羅羅市舉行萬人示威游行
“又示威了。”
九月二十五日上午,寧州小漁港村,鄭濤鱗隨意的刷著手機新聞。鄭濤鱗今年五十一,這幾年一直從事海產捕撈工作,日子過的不上不下。就在他以為一直這樣時,國家發布了酸雨海藻種植計劃。
酸海海藻補貼豐厚,他和家里人商量,承包了二十畝海藻基地。經過兩個月準備,基地前期工作已經做好,剩下的就是海藻苗掛苗。
鄭濤鱗剛剛看完,這時村支書走來“在看什么”
“納塔爾示威游行。”
“這個月第幾次”
“第七次。”
“這次因為什么”
“好像是居民對政府高稅收不滿。”
兩人一問一答的聊著。
全球共同種植簽署之后,各國建立了海藻培育工廠,但這并不能平息居民的憤怒。從糧食危機至今,納塔爾等國的國內矛盾不斷激增,這就像瘋狂搖晃的的可樂瓶,酸雨海藻只是一個導火線。
這兩個月,單納塔爾本地就舉行了五十多次游行,這些游行跟本國物資上漲,胡瓜h1防控不規范,高額稅收等各因素有關。有經濟學家分析,這場大規模游行預計持續到十二月底。
龍夏居民也從之前詫異變的稀疏平常,和國外局勢相比,他們更喜歡悶聲發展經濟。
兩人聊了一會,村支書接了通電話道“準備一下,海藻苗十點到。”
“這么快”
村支書笑道“咱們往農業局跑了七趟,是一批申請的。”
寧州是有名的漁港城市,現在訂種子就跟搶種子一樣,光小漁村就有十二個海藻基地。
鄭濤鱗給一家老小打電話。
十點二十,海藻大貨開到小漁種植基地。鄭濤鱗開始卸貨,這些海藻苗一百七一箱,經過政府補貼,合計八十二。
海藻屬于孢子植物,這次全國種植分兩步走個人種植實行掛苗種植,其他海域直接灑孢子,在海藻未長熟前,公共海域禁止捕撈海藻,私人種植沒有限制。
十一點十分,眾人拉出麻繩開始掛苗。
“這些海藻挺綠的。”妻子舉起一根海藻苗道。她以前在海帶廠上過班,海島苗都是偏褐色的,這些比青海帶還要綠。
“確實挺綠。”鄭濤鱗把海藻苗平整掛上。龍夏官方介紹,海藻在生長過程中會逐漸由綠變紅,這是海藻吸收海水重金屬物質的表現。現在這些海藻綠綠青青,他有些好奇海藻變紅。
鄭濤鱗沒等多久,一周后,海藻苗由三公分長成了七十公分。
酸雨海藻具有海帶生長特點,日生長長度2050公分,最長長度可達七十米。小漁港已經跟農業公司簽訂合同,等成熟后就可以收割再種植。
十月七號,寧州農業局來到種植基地。根據專業測量,海藻基地的海水要比普通海水純凈1720,這個數值會隨海藻生長不斷增加。
“絕了”鄭濤鱗摸了摸口罩。他戴了五年的氧氣口罩,現在海水不斷凈化,他期待摘下口罩的樣子。
“真的可以凈化海水”
“在海藻基地上班,這是海水一個月的變化圖。圖片”
“真的變清了。”
有網友上傳海藻對比圖。
第一張圖海藻基地布滿麻繩,基地海水發黑渾濁,上面漂浮著金屬塵埃。
第二張圖麻繩上長著寬大的海藻,海藻上有明顯的紅色附著物。在深紅海藻的對比下,海水顯的十分透亮。
“不知道什么時候恢復正常。”網友們一遍遍的刷著圖片。
“最多三年。”其他網友道。
現在全球種植海藻,根據官方計算,海藻反復種植三遍后會明顯改善空氣,周期大概三年。
“三年長不長”
“和一輩子比,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