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晚九點,鄭云杰打開平板視頻。現在距龍夏聯播過去一小時,在聯播播完后,龍夏新聞又播出了馬里降雨的實地轉播,現在全網都討論著馬里災情。
鄭云杰看了一會,打開業士群。
“現在的新聞太夸張了。”
“馬里跟咱隔著阿拉山脈,不可能強降雨。”
現在群里都是對馬里災情的討論。
鄭云杰今年三十七,經營著一家花店。今年花卉長勢好,他原計劃月底開一家分店,要是有酸雨,肯定會影響花卉種植。也是因這一件事,他這幾天刷新聞都刷魔怔了。
鄭云杰看了會群記錄,問“咱們這會不會有酸雨”
“肯定不會。”
“天氣預報什么時候準過。”
“現在離開三月底還有五十天,你能預測五十天后的天氣”
群里說的斬釘截鐵。
鄭云杰大松口氣。
現在春暖花開,草長鶯飛。
就這么陽光向上的一年,根本不可能有酸雨危害。
鄭云杰在群里嘮了一會,有業士問“超市人多不多”
“人山人海。”
“都排半小時了。圖片”
“今晚戰績圖片圖片”
配圖是小區門前的喜家樂超市,居民們都大包小包的買著柴米油鹽。
鄭云杰
群士提醒“我剛才咨詢了超市經理,這兩天可能米面斷貨,大家沒囤的多囤點。所有人。”
“真的假的”
“前幾天就見有人囤了。”
“咱們挨著海邊,要是有馬里危機,肯定第一個波及。”
業士們雜七雜八的討論著,隨著業士討論,鄭云杰聽到一陣腳步聲。
他打開窗戶,有不少居民正踩著拖鞋去超市。
鄭云杰“咱不是不受影響”
“理論上不受影響,但有些事情有備無患。”業士們極有經驗道。
前年鹽場受污染,全國居民囤鹽。
去年大蒜即將上漲,全國居民囤蒜。
今年年初豬肉上漲,大家又習慣性的囤豬肉。
對于龍夏人來說,手有余糧心中不慌,囤積是刻在血脈里的,大家都經歷過囤鹽囤蒜囤花生與之相比,囤糧幾乎每幾年都來一回。這與其說是囤糧,更像一種湊熱鬧的傳統。
災難預防。
安全感嘛。
業士們聊著聊著,話題就轉向哪家超市油便宜,哪家大米便宜。
現在九點三十,鄭云杰想了想,直接拿著鑰匙下樓。
他雖感覺囤糧囤面有些夸張,但不得不承認,他的囤積天賦覺醒了。
一小時后,鄭云杰拎著兩袋面粉一袋大米上樓。他本想跟風買兩袋風山大米,只是風山面粉月初時全部告罄。現在面粉和大米共計七十多斤,按照自己食量,應該能吃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