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救災清單,上面全是龍夏本土企業,賑災款項從一百萬到三個億不等。
龍夏聯播播完捐助名單,還沒等眾人反應,四月十七日起,龍夏軍人趕赴中南災區。
因提前準備,這次中南地區除了少量災民在抗洪過程中摔傷擦傷,并沒有因洪水席卷的意外死亡。這次,龍夏共派了三萬名賑災戰士,有云余賑災經驗做基礎,整個賑災流程迅速有力。
現在災區最缺的不是人員,而是物資。
中南地區雖提前準備,但有不少物資在酸雨中損壞,除此,紗布碘伏也是各個地區常缺的醫用物品。
就在這火力火燎的賑災中,四月二十號,中南第一批賑災物品到場。
賑災物資風山紅薯粉條。
賑災單位百盛農貿。
災民們查看三天前的捐款記錄,又查看賑災單位,瞬間想起風山面粉席卷網絡的場景。
他們這段時間忙著關注災區,并沒有注意捐款單位,現在來看,百盛農貿捐了100萬噸粉條,而農場捐了三個億
網友第一反應以農場的銷售量有賣到三個億嗎
“王組長,這是社區的賑災物品。”
“紅薯粉條”
“對”
就在不少網友暈暈乎乎的同時,湖省長平市一處居民樓下,一個雨衣青年認真記錄著社會捐贈物資。
青年名為王宇,長平王安區災情小組組長,主要記錄災區物資的發放工作。
王安區因地理位置較低,現在一樓全淹,社區三千戶居民斷水斷電。這里也是龍夏中南的重災地區之一。
王宇記錄完數量,打開箱子。
里面是一包包塑封裝的紅薯粉,每包紅薯粉2kg,包裝上書風山紅薯粉條六個大字。生產日期,保質期等詳細數據在紅薯塑封包裝后面。
根據生產日期,這應該是近一周剛剛生產的。
王宇有些詫異的看著紅薯包裝袋。像一般企業都是捐面捐火腿,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捐紅薯粉條的。
而且風山這兩個字有點耳熟。
“王組長,粉條是放物業,還是小區門口”就在這疑惑中,有人喊道。
“放物業”
這次送過來的粉條有一千箱,每箱里面五十包。按照上級要求,每家每戶可派人領一包,這樣可以在家做點白菜燉粉條,粉條湯之類的充饑。
王宇吩咐完,工作人員就往物業卸貨。之前物業全淹了,經過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準備,物業的水掃出來了,但里面依舊濕滑泥濘。
工作人員將箱子堆在物業旁邊,這里除了粉條,還有一些方便面,礦泉水之類的貨物。這都是湖省和附近省份準備的物資,可以維持居民五天生活。
王宇全部忙完,時間劃到了下午一點,他和物業商量,直接在小區群里發消息四月十八的物資到了,各家派代表領取。注各家各戶限領一份,物資充足的,可以把物資留給需要的居民。
現在條件緊張,一切都需要緊張處理了。
作者有話要說風山農場我也想捐物,系統不允許。:3」
青山房價就這么刷刷漲價了發呆
感謝投出地雷是岫岫嘎、詠詠、吳家丶小白
感謝營養液何以夢53瓶;養生茶在逃枸杞50瓶;3267300638瓶;詠詠20瓶;i萌10瓶;朝花夕拾、星星和月亮一起閃耀5瓶;哎呀哎喲4瓶;xiaoee2瓶;anna、網娃、向陽花木易為春、雪君、小人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