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賽博拉向龍夏捐贈100噸干貨海帶,祝愿龍夏中北度過災情。”
“10月19日,阿爾坦向龍夏捐贈5噸紅皮蝦米,祝愿”
“10月19日”
半小時后,網友從物資明細翻出這次的捐贈詳情。賽博拉,阿爾坦,蘭迪爾這些都是龍夏之前合作過的國家。
二十日晚十點,賽博拉政府接受采訪“賽博拉感謝龍夏對賽博拉的糧食援助,因哈爾瑪海域污染,此次援助海帶為二七年十一月十二月干制貨品”
賽博拉先是對龍夏災情表示慰問,接著著重表示,海帶是未被酸雨污染的儲備物資。在賽博拉接受采訪后三小時里,其他國家也在國際上表達對龍夏的慰問和鼓勵。
“五噸一百噸還不夠我們一個縣的,以后不許送了。”
“咱們公平交易,不需要這些慰問物資。”
“先把本國穩定了,不用操心。”
網友們在官方新聞下回復。他們并不是嫌棄援助物資不上臺面,只是這些國家正在遭受糧食危機,情況要比龍夏還要艱難,他們看著既難受又暖心了。
“努力挺著了。”網友們給自己大氣。
十月二十二日,第一批物資到達災區。
“這是川省的捐贈名單,大家按家庭人員領取,有額外需求的去超市購買。”二十二日下午三點,三輛貨車到達新新小區。新新小區是京河的重災區,之前因路面淤堵,直到昨日才全部疏通。
“南省的物資到了”
“聽說捐了三百萬噸油麥,各超市也在陸續上貨。”
“終于有菜吃了”
居民們拿著物資票排隊。他們之前在物業登記過,每家每戶可以領兩斤油麥,一斤紅薯葉,其他干貨制品也可以選領,這可以緩解半月來的蔬菜危機。
“大家把物資票準備好,一人一份,不要弄亂秩序。”
宋子新穿著馬甲維持秩序。她是廣告公司職員,之前云省災情,曾跟著隊伍去肖家口鎮賑災。這半年,她一直關注龍夏災情,沒想到剛剛半年,京河也發生了災情。作為土生土長的京河居民,她在災后第一時間就報了小區志愿。
“現在全國都在看著咱們,咱們不能自個兒先亂。”
有幾個上年齡的大媽幫著維持秩序,她這話一說,之間略顯嘈雜的隊伍安靜下來。宋子新從貨車里拎出一個大袋油麥菜。里面都是提前綁好的捆裝油麥菜,居民們直接拎著捆子就行。
宋子新拉開油麥菜,把油麥菜遞給第一個領菜男子。
“這么大”男子有些愣住。這些油麥高五十厘米,可能運輸保鮮得當,每一捆都青青綠綠。他把捆繩解開,油麥像一把大傘一樣散開。
“這得有兩斤半了。”
“第一次見這么大油麥。”
身后居民圍了過來。他們這段時間忙著災后工作,沒有關注龍南種植,沒想到油麥都這么大個了。男子撕了一片葉子,直接擦了兩下生吃。
“好吃”在油麥入口的那一刻,男子豎起大拇指。這些油麥干脆爽口,沒有常見油麥的土腥味。
男子領完油麥,去下一個桌子領紅薯葉,其他居民向前排了一位。
“這么大”
“一捆一個,一個兩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