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蝗災出現的太突然,其他換工作同事雖在進行蝗蟲化驗,但一些具體研究還是要實地考察的。在接下來的三小時里,工作人員認真的記錄取樣,蝗蟲在頭上不停的亂飛。工作人員剛開始還會驅趕,后來穿好防護衣,也漸漸的習慣了。
“太不容易了。”趙曉曼是省里隨行記者,此時她視線里的畫面遮天蔽日的蝗蟲,支離破碎的玉米桿,拿筆記錄的白衣研究員
趙曉曼不是感情用事之人,但她看著這普普通通的場景,總感覺心里跟推土機推過的一樣的難受。
下午五點,生物組收拾東西回村大隊。
“咱得加勁研究,不能讓蝗災擴散。”
向慶川一邊喝著米粥,一邊感慨。根據監測,這次蝗蟲主要在的陜省東南中南爆發,這也是全國氣溫最高的兩個干旱區,他們的任務就是控制好這次蝗災。
現在七點二十,大家都圍在院子里吃飯,剛吃到一半,一個研究員驚喜的跳起身“分析結果出來了”
在蝗蟲上報的第一時間,生物組就開始蝗蟲數據化驗。
因實驗謹慎,整個化驗從一號到現在共進行了不眠不休的三天。
向慶川聽完,也不顧得吃飯,連忙拿起平板。
化驗研究結果1,變異蝗蟲體內已經攜帶了抗酸性細胞,可以在酸雨過境的干旱地區產卵發育。2,蝗蟲除了重金屬超標,身體暫未發現惡性毒性。3,蝗蟲暫未發現人體傳染病毒。
“好。”在看到化驗結果的那一刻,向慶川長松口氣。
蝗蟲雖然產生抗酸變異,但身體沒毒,也不會產生傳染病毒。
根據蝗蟲變異引申,其他動物就算變異,也暫時性的不會發生超自然變異,最多是身體重金屬超標,體型變化這些相對較輕的。現在和時間賽跑,這已經是惡劣消息中的最好的消息了
“這些蝗蟲變異除了酸雨,也跟陜省的黃土氣候有關。”
“變異的誘因會不會是酸雨空氣傳播”
“我們可以從這個酸雨空氣逆推一下。”
在接下里的半小時里,研究員們認真的討論著今天研究,一頓飯吃的仿佛學術性會議。
“向院士”眾人討論到一半,一個男子在門口猶猶豫豫的不敢進門。研究團隊有三十二人,現在村大隊已經被改成臨時研究院。
“趙先生”向慶川放下筷子,男子正是下午的趙順海。
“我割了三斤肘子,給大家補補。”
趙順海說完,不等向慶川等人反應,一溜煙的直接跑開了。
在跑開的同時,他還摸了摸胳膊。莊稼人蹭點皮正常,他下午回家,正準備扯點布條包一下,誰知一個工作人員拿著紗布碘伏敲門。工作人員是隊伍里的隨行醫生,他來找趙順海的目的很簡單研究團見他摔的比較重,又考慮現在醫療不方便,來幫他包扎一下。
工作人員從進門到離開不過半小時,這只是研究團的隨手舉動,但趙順海十分暖心。
現在地里都是蝗蟲。
他原本不抱希望了。
但現在還是想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