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冷了。”
就在研究員們感慨天氣多變的同時,遼河長駱鄉灌木林,周海掂著一個紅塑料袋走進觀察站。周海是長駱鄉護林員,自長駱鄉灌木工程啟動,他經常幫忙做一些播種工作。
長駱工程占地十萬畝,主要有珍珠梅,檸條,紫穗槐等十余種灌木品種。因工程面積較廣,工程分三期進行,現在一期工程竣工,剩下的明年開春再建。
觀察站位于灌木基地南側,是上個月剛剛建設的灌木生活區。生活區由老韓帶隊,加上老韓工作員共五人。周海進屋時,老在寫檢測報告,其他工作按照慣例巡視基地。
“這兩天怎么樣”周海將東西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長勢不錯,成活率在95以上。”老韓轉身說著,在看到周海帶的東西時一愣“來都來了,還買什么東西。”
周海帶的一斤牛肉兩斤肘花,這些東西放在透明塑料袋里,因外面太冷有些凍油。
周海將東西放進一盤的微波爐里“剛才路上見推車賣的,現在肉價下降,這么多東西一百七。”現在牛肉六十五一斤,豬肉三十五,這些東西雖達不到危機前價格,但是實實在在的實在價了。
周海將東西放好,打算等著其他人回來加熱就行。
“太冷了。”
“南邊的酸土已經凍住了,咱們明天得穿個棉靴。”
就在這閑聊中,觀察站大門打開,其他工作人員開著拖拉機進門。現在一期工程竣工,他們剛才是例行巡視基地。
“周哥來了”幾人下車,見到周海后熟練招呼。周海四十七歲,沉熟穩重情商高,大家這段時間相處的十分愉快。
“剛來,買了些肘花。”
眾人閑聊之后,周海進屋加熱牛肉肘花。
半小時后,眾人呼著哈氣圍成一團。觀察站是根據基地需要建立的生活服務區,每個房間雖配備了土炕小太陽,但今年天氣太冷,房間根本沒多少溫度。
眾人呼哧的吃了一會,一個工作人員看向周海“明天回不回”
昨天下午,龍北發布橙色預警,十二月五日至二十五日間,龍北將遇到大規模降雪,降雪程度預計比去年嚴重。
“回。”周海吃了片肘花道。他昨天晚上接到林業局通知,為避免去年大雪封山的情況,局里要求在外基層人員必須撤離到安全地區。
周海吃完問“你們回不回”
“回。”一個工作人員道。他們是早上接到的通知,局里要求觀察站三號之前撤離。
“唉,感覺剛下完,又下。”老韓想起去年雪災。去年雪災爆發突然,因是近十年最大一次雪災,大雪封路,物資缺乏,植被一夜之間全部腐蝕去年雪災的場景歷歷在目,沒想到一眨眼,又一年了。
“都兩年了。”一個工作人員悶了一口熱茶。去年二月,馬里發生哈爾瑪降雨,大家以為這是一場普通的降雨,沒想到如大風過境的蔓延全球。
等過完農歷年,就是哈爾瑪出現的第三個年頭了。
“唉,也不知道這些嫩芽等不能頂得住。”
老韓看向窗外。這些灌木是上個月種植,在種植前,林業局進行了冷凍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這些灌木種子能在零下三十度的環境生長。但冷凍試驗和實際生長有一定的差距,他們擔心大雪之后,這些嫩芽一夜之間全部凍壞。
“唉。”周海嘆了口氣。其實在種植之前,龍北也想過要不要種灌木,只是現在森林面積退化,龍北沙漠比去年增加了五倍,要是今年不種,明年還不知什么情景。
“吃肉,睡覺”一個工作人員拍了拍桌子。不管明年怎么樣,他們今年要做的就是抗擊雪災,然后過個好年
“把這壓一壓,千萬別漏風了。”
就在周海等人擔心灌木苗的同時,黑河長亭鎮水樂源村,趙慧茹狼狽的壓著蔬菜大棚。
趙慧茹是水樂源村民,家里有十畝高粱地。去年龍北暴雪,十畝高粱一夜之間腐蝕,她和家里商量,決定將高粱改種成油麥。今年番茄種子公布,十畝油麥又全換成了番茄。
蔬菜大棚全名樂樂蔬菜,前后投資二十萬,就在這趙慧茹以為大棚會穩定盈利時,誰知一號中午,龍北發布紅色雪災預警。
趙慧茹經歷過去年雪災,深知紅色雪災意味著什么。在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她就去市里買了一些鋼板的鐵架之類的大棚加固件。趙慧茹的目標很簡單千萬不能讓大棚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