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山基地位于鹿水鎮南一百公里的無人區里,自農場和龍夏公開合作,風山基地固若金湯。五月二十日凌晨,農場參觀團到達甘省江城市,在充分休息后,第二天早八點,酒店門口停了十五輛嶄新大巴。參觀成員按照提前安排好的編號登上大巴。
“周總”
“吳總來了”
周長盛和高冬剛一上車,就見一個精瘦男子笑瞇瞇的招呼。男子是風麥公司經理,風麥公司雖后綴有個麥字,但主做手機生產,因有業務上的競爭,東山和風麥并不對盤。兩人聊了幾句,風麥經理看向高冬和另一工程師“高技術和李技術來了,以后沒事了喝喝茶”
周長盛立馬打住“東山的大紅袍很好喝,不用吳總操心了。”
風麥經理雖當著自己的面挖人,但周長盛知道風麥是挖不動,才故意做做樣子。
兩人聊了幾句,周長盛看向風麥經理身后“張技術和王技術來了”風麥經理帶的也是技術工程師。
“周總吳總”
“武總”
這時有越來越多的人員上車。
八點三十,大巴發車。
周長盛坐好后朝后看了看,他們這車子有八個科技企業。龍夏科技圈就這么大,他環顧四周后發現,除了各企業負責人,大家帶的都是技術從業人員。參觀風山基地是一個得之不易的機會,和帶一些走馬觀花的人員相比,學習技術最實用。
“到了那里放輕松”周長盛對高冬兩人講解。
就在這認真閑聊中,大巴駛出江城市區。
甘省干旱少雨,現在全球氣溫升高,甘省環境更加悶熱干旱。眾人透過窗戶望去,此時車外是皸裂的土地,太陽在高空掛著,有村民騎著駱駝在高速外的土地行走。村民戴著草帽穿著背心,因外面的天氣太熱,走兩步都要停下來休息喝水。
“太熱了。”前排風麥經理看了一會。現在全國氣溫不正常,大家在空調屋還能勉強生活,但城區外面一些沒條件的,只能靠地窖和反復沖水降溫。
眾人聊了一會,風麥經理看向左前方的中年男子“青鴻簽了五萬臺空調補助單現在怎么樣了”
“已經運到地方了,正在登記補助。”中年男子道。
中年男子是青鴻負責人。青鴻主做空調,空氣炸鍋,電磁爐這些設備生產,是龍夏老牌電器企業。
一個月前,余省政府聯系青鴻,想定制一批大匹空調,主要發給農村劇院農村室內戲園子這些場所,這樣等天熱的時候,沒條件的村民可以進去避暑,各鄉村也有一定的電費補貼。
這些空調是由政府采購,特定企業生產。青鴻雖是個盈利性企業,但這兩年又是糧災又是蝗災,青鴻只收取了成本費用。
青鴻雖盈利不高,但底下工人有飯吃了,至少在經濟困難的時候餓不死。
“我們公司已經停了兩條生產線了,打算接一些政府補助單。”
“現在不求盈利,咱們行業不倒閉就行。”
其他人員也紛紛說著。它們是盈利型企業,底下有十幾萬名員工要養,義務生產電器有些不現實,但現在全球形勢都不好,和接連倒閉的企業相比,他們的首要目的就是生存。
“希望事情趕緊過去。”一個企業負責人感慨。他們之前一直追求更高的利潤,但覆巢之下無完卵,經過這兩年。他們才正確的意識到,只有生存環境穩定,才會有人愿意消費更多的電子產品,才會有無限發展的可能
沒有安定的環境,一切都是虛的,一切都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