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看見孟巖秋站隊時,元氏就開始了猶豫不決。
趕來的淮南軍面面相覷停下,霍余眼中的冷色才淡了些許,他只冷聲撂下
“記住你們的身份”
他們在淮南,是要擋住北幽可能的來犯,而不是將矛頭指向生養他們的大津
有人無聲地低下頭,亦有人轉頭朝百姓居處看去一眼,那些百姓不敢冒頭,只能從窗戶縫隙中看見一雙雙驚恐的眼神。
這一記記眼神,砸得無數淮南軍低下頭顱。
無需多言,任何人看見這一幕,都知道他們不想要戰爭。
一旦戰爭燃起,誰都無法確保日后這驚恐的眼神是否就會出現在他們親人的眼中。
就如霍余所說,淮南軍只是身在淮南,可歸根結底,他們仍舊是大津朝的軍隊,在聽見第一聲兵刃落地的聲音時,淮南軍的指揮就知道不好
李傳閉了閉眼,他深知,大勢已去。
霍余才繼續道“在陸氏上長安接受審問時,淮南會有人前來接手。”
錢元罕來淮南,可不是來散心游玩的。
無人敢反駁。
霍余轉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浩浩蕩蕩地離開,原本以為的腥風血雨全然沒有發生。
霍余垂眸,他知道,造成這個結果的,并非是那些淮南軍的良知,而是圍在淮南城外的六十萬大軍。
他和肅北將軍在營帳中見面,袁忠仰頭哈哈一笑
“太尉大人剛才可真威風”
離得這么遠,他就看見淮南那群人明明人多勢眾,在霍余面前卻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這群人,往日仗著家族根基,對他一副“朽木不可雕”“不可共語”的態度,盡是埋汰人,把袁忠憋屈得不行,今日見這一幕,哪怕沒有仗打,袁忠也覺得痛快
霍余無奈搖頭“狐假虎威罷了。”
袁忠不認同,不是所有人在剛才的那個場景都能表現得安然自若。
袁忠的任務完成了,他問
“太尉接下來要我做什么”
肅北將軍和殿前太尉皆為一品,二人同品級,說話也不需要畢恭畢敬,袁忠因剛才一事,對霍余態度好上不少。
霍余和他說“陸祜一行人,必須盡早帶回長安,但是還要辛苦將軍一段時間。”
袁忠知道他話中何意,不過有點意外
“太尉不回長安”
霍余搖頭。
自有旁人押送陸祜回長安,他來淮南的目的還沒有達到,怎么可能離開
袁忠不解,但也沒有多問,不過他想起來
“聽聞公主也到了淮南,渠霖關那處壞境氣候皆差,如果太尉要在淮南待一段時間,不如將長公主請到淮南城。”
霍余早就差人送信去渠霖關了。
在他說罷,袁忠忽然給了霍余一個你懂我懂的眼神,壓低聲音
“看來太尉和公主好事將近”
霍余眼中終于帶了點笑意,在得公主首肯后,他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在旁人詢問這事時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