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廠最近接到了一個新任務。
需要配合一場話劇表演。
之前的話劇都是老劇本了,演員沒有問題。
但是現在有了一個新劇本,也是比較新的路子,演員需要重新組織。
這次是大膽的嘗試。這個劇本里,沒有大圓滿結局,主角都是負面形象。
故事發生在解放前,一個封建大家庭中。
家中的父親身居高位,一心只為了自己謀權謀財,母親為了平衡家中妻妾關系費盡腦汁,沒有時間管自己的孩子。
而家中有四個姨娘,各懷心思。
而六個孩子,也是帶著封建年代的通病,自私自利,殘酷暴力。
當戰事逐漸蔓延過來時,這個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仍然活在這個大宅中,從未將眼光投入到國家命運中。
只有管家讀過書的兒子,意識到了情況的危機,在仆人里暗中宣講,傳播了自由思想。
但是當這些卑微的人有了自我的想法,想脫離開這個陰森大宅,為自己為國家做些事情時,戰事正式開始。
一顆炸彈落下來,大宅里的他們都沒有了明天。
秦是明很喜歡這個劇本,因為一邊是陰暗,一邊是隱約的光明;一面消極,一面又有希望。最后兩個極端卻一起消亡于戰火。
直接將國家命運的重要性裸揭開。
國家的遭遇里,一粒戰火的塵,于個人,都是無法承受的泰山之輪。
這是個群像話劇,需要的人手比較多。
畢竟由于一些原因,幾個老演員并不愿意扮演大宅中主人的角色。
他們經歷過一個時代,那個時代里,有些人分不清話劇和現實,使得扮演了反面角色的演員遭受了不好的事情。
其中一個同事的慘烈去世,令他們心有余悸。
電影廠領導花了很長時間來尋找并說服合適的演員。于是預定的排練時間一拖再拖。
最后改到了暑假里。
秦是明自告奮勇攬了一個角色,興沖沖地到了錢奶奶家。
“敬敬,我給你暑假里找了個活。”秦是明吃了一口桌上的青桃,被酸的齜牙咧嘴,猛喝了幾口茶水。
“干嗎”錢奶奶大聲在院里問,生怕小秦不靠譜。
潘敬坐在桌子另一邊,正對著秦是明,咬了一口桃,疑惑地看著他。
其實,潘敬已經給自己假期簡單規劃了一下了。
雖然主要是和朋友們玩耍,但是日程也是滿滿當當的。
“有個新話劇,里面有個角色,和敬敬正適合我已經幫敬敬留下了。”
潘敬認真聽秦導介紹。
大宅里的小小姐,年紀大概七八歲,性情驕縱冷血,身邊有個同樣年級的小丫鬟,家境困苦,善良懦弱,兩個人是非常強烈的對比。
秦是明非常希望潘敬去演繹小丫鬟的角色。
因為那個角色,不僅需要小演員保持純真,還需要從初期的卑怯,經過管家之子的教導,慢慢懂事,意識到自己并不是人下人,從而覺醒。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悲劇角色。
而從頭到尾,她都是小丫鬟,動作上變化不大。而精神氣質上的轉換,需要體現在形體和眼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