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是個很難界定的東西。
對于老年人,年輕是個區間,他們時常會回憶起來那一段青春時光。
而對于孩子們,年輕是個長大的時間點。
潘敬還沒有到達那個成為年輕人的點。
幾個春秋過去,初二的潘敬,雖然已經長高了,抽條了,也有了一點點的胸,初步塑出了女孩的形態。
但是她仍然只是處于年幼的范疇,而不是年輕。
“我們已經是大人了,”少女繃著帶嬰兒肥的臉,認真訓斥“你不能這樣欺負小孩子”
少年顧雋和幼童顧雋有了更大的區別。
胖胖的肥肚腩隨著時間而憑空消失,雖然被家人要求鍛煉,但是不間斷的偷懶,使他沒有什么肌肉的痕跡。
顧雋個子也長高了,成為當初三個豆丁里最高的那個。
令人遺憾的是,張紅娟也長高了,身高和顧雋差不了多少。
所以顧雋對待她時,仍然沒有很大的底氣。
顧雋小時候是個白白嫩嫩的小胖子,現在也成了一個白白嫩嫩的小少年。
正在被嚴辭批評的顧雋,低頭看了下旁邊,瞪了一眼告狀精。
小豆丁認真舔著雪糕,對自己親哥的譴責眼神視而不見。
顧雋在小學二年級的末尾當哥哥了。
在小嬰兒住進嬰兒房之前,粉紅粉黃色的房間被悄咪咪改成了藍色。
是的,顧雋仍然沒有妹妹。
他有了個弟弟。
在此之前,全家人都堅定地認為這是個漂亮的小女孩,所以一家人經常摸著顧媽媽的肚子叫他“甜甜”。
可能是胎兒時期的模模糊糊記憶,導致小男嬰對“甜甜”這個名字反應強烈。
但男孩子叫顧甜甜,很明顯不是很合適。
最后,小嬰兒被命名為顧恬,小名甜甜。
由于顧媽媽的錯誤認知,在生產前屯了過多粉色和公主元素的兒童衣物,大戶人家也要節儉,所以顧恬穿了很久的小女嬰服裝。
在挺長時間內,鄰居們都認為顧家生了個女兒。
不過從能走路起,甜甜就是一個很剛強的男孩子。
顧雋學走路時,撞了墻角,會哭很久。而甜甜只會站起來,繼續走。
顧媽媽恍恍惚惚的,覺得還是養顧雋時,最有養女兒的感覺
顧雋剛開始很喜歡小弟弟,可是后來他意識到,小弟弟并不會像小妹妹那樣撒嬌,也沒有那么嬌嫩。
所以他選擇了另一種相處方式,一種更加男人的方式。
打一巴掌、或者抽下屁股。
甜甜很早就意識到了,能管住哥哥的,不是爸爸媽媽,而是敬敬姐姐和紅娟姐姐。
所以他總是選擇向兩個姐姐告狀。
潘敬批評了顧雋,看了張紅娟一眼“紅娟,你也說幾句”
張紅娟想了想,開口“你要是很閑的話,不如幫敬敬補數學”
潘敬也沉默了。
很難解釋,但是自從上了初中以后,潘敬忽然發現學習是有難度的。
她在數學上的缺陷已經開始顯露了。
最難搞的就是證明題。
她非常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