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婆婆糾結了挺久的。
她很少外出,日常在自己家附近轉來轉去,只熟悉家附近每一個垃圾桶的位置。
從行政管理劃分來說,她活在京市里,生活中卻覺得這個城市的一切都非常遙遠。
湖畔公園,她年輕時和老頭去過幾次。
那時候,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還健健康康的。
她還記得,湖畔公園公園門口有賣爆米花的,應該是加了糖,吃起來比家附近小賣部的甜。
拾荒婆婆認真思考了好多天。
很久沒有人和她聊聊了,其實是有點寂寞的。
但是只是為了幾個孩子的一句話,就專門跑那么遠,去找一個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的老太太,她又覺得有些傻。
拾荒婆婆決心再考慮考慮這件事。
她最近要努力撿瓶子,攢夠錢,給自己的車車加個擋風被。
早上的風太涼了,她覺得膝蓋有些不舒服。
但是,拾荒婆婆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來,那個孩子說的和她一樣的那個老太太。
那個湖畔公園的老太太,是不是也會撿瓶子
她也是和我一樣,小時候生了病,才不會說話的嗎
她在湖畔公園里,有沒有吃過門口的甜爆米花
就這樣,每天都有新的想法冒出來。
拾荒婆婆的日子越過越煎熬了,她真的很好奇啊。
過了一段時間,她終于做了決定。
從自己的枕頭下,拿出來一個小塑料袋。
塑料袋里裝著一個布袋荷包。
荷包里放著她攢了很久的錢。
錢用衛生紙分開包著,厚的那個以后用來買棺材和壽衣,薄的那個是預防著哪天撿不到瓶子了,也能有飯吃。
還有一個不厚不薄的,這是為了給車車買個擋風被。
拾荒婆婆想了想,拿起了薄的那一包錢,收好錢后,她出了門。
過了一會兒,她又跑了回來。
她腿腳不利索,跑的又快,身體便一歪一歪的。
拾荒婆婆又把袋子從枕頭下面拿了出來,她把薄的那一包放進去,把不厚不薄的那個拿了出來。
她認真鎖了門,好好計劃著如果沒有遇到那個不會說話的老太太,那就只花路費,剩下的錢,帶回來。
如果真的遇到了那個不會說話的老太太,那就請她吃公園門口的爆米花。
瓶子總是有的,錢還可以攢,擋風被不急著買。
拾荒婆婆走了好長一段路,在公交站點坐上了公交車。
她不認識路,提前一天請廢品店的老板幫了忙,寫了湖畔公園的地址。
老板經常收她的廢品,很愿意幫這個忙,拿了一張紙,把地址寫的清清楚楚。
老板問她“有老人卡嗎”
拾荒婆婆有些迷茫。
然后,老板給了她一張公交卡。
拾荒婆婆使勁擺手,還拍了拍褲兜,表示自己不需要。
老板塞到她手里“撿的,不花錢。我用不著。”
撿的東西,如果還能用,就要用起來。拾荒婆婆放了心,拿著公交卡就走了。
她沒什么外出的經歷,不知道公交卡可以充錢,而不用丟掉。
上了公交車,她學著上一個人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把公交卡在機器上貼了一下。
機器“滴”地響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