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敬不想討所有人喜歡。
如果一個人總想讓所有人滿意,那他會活得很累,也很失敗。
潘敬只想做一些本來正確的事情。
隨著時間過去,潘敬撐過去一場又一場腥風血雨。
公司現在發展迅速,她一個人就是一面招牌。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家摳搜公司,演員工資不太高,規矩也多。
最離譜的是,她的公司定期會上思想教育課,講的都是一些敬業、平等相關的內容,太過于接地氣,根本沒有什么大明星高高在上的吸引力。
在民眾受到的現有熏陶里,明星就應該過最奢靡的生活,當貴族。
如果明星和普通人差別不大,那還有什么神秘感
但他們確實能拍出來好片,網上一搜這家公司,就會發現很多好片都是這家拍的。
很多有藝術追求,又沒那么在意錢的人來她的公司應聘。
潘敬用自己的壞名聲,為公司增加了門檻。
她自己就是盾,也是矛。
她給出的業內低薪酬這一點,讓公司和藝人雙向篩選。
想賺大錢、快錢的,不會想來這兒。
來這兒的,大多都是耐得住想認真做事的,也是潘敬想要的。
但潘敬也不會虧待任何人,演員和工作人員,在合理的范圍內,他們的收獲對得起付出。
公司的離職率很低,也很少發生糾紛。
藝人數量又變多了,但是環境仍然純凈,每個人都認真地做自己的事情。
有時候,天賦不是那么重要,不節制的生活和自我放縱會消磨天賦。而沒那么出色的人耐下心來,長期專注,就可以創造出驚艷的作品。
就像公司里的編劇組和音樂組。
其實剛開始,乘四和起子的是一樣的,兩個人的能力也沒有那么多差距。
但是當起子的時間用在和美女們玩樂,和大佬們拉關系的時候,乘四坐在他的工作室里研究一段曲譜,或者去了音樂學校請教學術派的意見。
當其他公司的編劇在研究今年的熱點,以及這個笑話怎么樣才能更露骨一些時,潘敬公司的編劇正在會議室里,激烈地碰撞思想火花。
音樂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對音樂的品鑒會混合很多東西。歌手的故事,歌詞的背景,聽歌的環境
如果想強推某個歌手,那么就加大宣傳,為他編造藝術家屬性,清洗民眾的腦子和耳朵,其實,這個歌手大概率就能火起來。
但這些歌曲,仍然不是好歌。
乘四和以他為組長的音樂組,更大的精力花在了作品本身上,宣傳適度就好。他們不給自己的歌曲編造任何背景故事。歌就是歌,不附加其他的無用信息。
當別人專注于流量的時候,他們專注于質量。
在潘敬的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個風氣,名氣不是最重要的,作品質量才決定你在公司的話語權。
潘敬會出錢讓編劇組定期出游,自己選擇地點,足夠的閱歷才能寫出更有感染力的文字。
他們不隨波逐流,他們創造潮流。
公司目前營收狀態良好,每一部片都能實現盈利,然后利潤立刻投入下一部片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