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四穿著西裝,下了車,他走在紅毯上,去參加金曲獎的頒獎禮。
他是金曲獎的常客,已經得了很多次。
忽然,周圍圍觀的粉絲和記者里,有人大聲問“阿四你的西裝是不是望哥也穿過”
乘四回頭對粉絲笑,他大大方方地承認“對,上次電影節他穿了。給我改了下大小,我就穿來了,不然,挺浪費的。”
周圍發出了善意的哄笑聲,相機不斷地給他拍照。
每次活動,這家公司藝人穿什么,是誰穿過的,都會在網上引發討論的熱潮,像個小彩蛋一樣。
有時候,辛厝的禮服改下剪裁,換個配飾,也出現在宛凝的身上。
他們公司里的價值觀一直都很樸素,努力、尊重、節儉
就像一個上了年紀的人,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在別的公司鼓勵粉絲去消費、用粉絲的錢去刷銷量數據時,他們一直身體力行地量入為出,不要浪費。
受了影響,現在很多粉絲覺得,一些東西其實都沒必要買太多、太貴,畢竟“挺浪費的”。
禮服確實挺貴的,平時也穿不著,這次乘四也不愿意再讓公司買一件。
周圍的明星們穿著昂貴的禮服爭奇斗艷,身上的禮服不會出現兩次。
乘四不明白,只覺得浪費。他能來頒獎禮,憑借的是他的作品和他自身,和他的衣服無關。
他現在很有錢了,公司工資不高,但是版權在他自己手里。從版權得來的錢,他也大多拿去做了公益。
他一個人,真的用不了那么多。
他的所得,超過了付出,那就讓那些溢出的,回到社會需要的地方去。
現在,圈里有幾家公司開始了慢慢模仿他們的模式,開始調整天價片酬。
也有一些堅持著自己的狀態不改變。
兩種風氣碰撞,對于觀眾來說是好事,因為這兩種風氣都得用作品說話。
一切都很好,公司里各個部門運行流暢,新晉的高管們發自內心地認同公司的發展理念,一起努力變得更好。
但是,他們都有些不習慣。
她去哪兒了
潘敬沒說自己去哪兒了,只是說自己去散心。
她確實應該散心,太累了。
從成立公司開始,到后期的腥風血雨,又到有了公司自己的生存之道,她越來越累。拍戲對她來說,都是休息。
她和大家說了再見,就離開了。
所有人都沒察覺到不同,除了宛凝。
宛凝一直都很細心。
半年前,她就覺得有些不對勁,敬敬好像在做什么準備。
敬敬的股份越來越少,按照前幾年的年終獎勵方案,明年她就沒有一點股份了。
宛凝很擔心她,嘗試給潘敬打電話,但是被拒接了。
潘敬先去了京市附近的那家福利院。
里面的孩子們已經換了一批。
原來的孩子都已經去讀大學,或者工作了。
現在的孩子們仍然大多是殘疾。
但是他們被照顧得很好,得到了治療。
她也去了藍房子。
之前的孩子已經長大了,繼續幫助著后來的孩子們。
也有些年紀很大的人,心里一直放不下那段過去,在這里得到了開解。
她和爺爺奶奶、小魚老師他們打了電話。
之后,潘敬背著背包繼續出發,去了現在王曠工作的地方。
王曠是一所大學的教授,也是臨床醫生。
十二的心臟病好多了,現在的醫療水平不能根治,她現在還得小心一些。
十二被王曠收養了,是他的養女,上了學。
現在讀到大學了,十二的成績不太好,上了王曠教書的學校旁邊的一所大學。
潘敬到了這兒之后,跟著十二在那個城市里溜達了一圈,也見到了十二的小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