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演出過后。
部隊大院里又升起了最新的話題,只這一次相較于從前,那些對于付副司令的同情與不解,全部化成了酸上天際的羨慕嫉妒恨。
實在是吉雪母女那雙人彈奏驚艷了歲月,那一幕的美好深深的刻在了很多人的心里,經久不散。
倒是當事人母女倆,自覺完成了該做的事情后,又沉浸了下來,回歸平靜的生活。
吉雪已經搭起了繡架,她打算繡一個高一米五,寬八十厘米的玉蘭花雙面繡隔斷屏風,之前與珍繡坊的人約好要帶繡品去寄賣,總不能叫人家等太久。
而這廂,吉祥放學后,再一次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
“老師聽你們班主任說,你學了十來年的國畫是嗎”叫吉祥的老師,正是即將開啟的美術興趣班的米老師,米廣浩。
米廣浩算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三十左右的年紀,扎了一個小辮子,花襯衫牛仔喇叭褲,在這個年代是絕對的潮流。
而從事美術,米廣浩也算是家學淵源,他家老爺子是美術界的幾大國畫泰斗之一。
他從小跟著老爺子學習國畫的,那怕那艱苦的十年也不曾間斷,只是后來許是喜歡,他另拜師傅,轉學了油畫。
這些年下來,開過幾場畫展,大名氣談不上,但在青年畫家群體里也算小有名氣,至少他如今已經有不少副油畫,都成功賣出了不俗的價格。
然而這個年代學習藝術的人還是太少了。
八十年代是國外的油畫逐漸開始占領國內市場的年代。
平心而論,那些洋鬼子的畫作的確很好,但這也不能代表什么,國內并不是不能培養出拔尖的畫家。
只是受大環境影響,更多的人對于所謂的藝術并不感冒,畢竟在溫飽面前,什么美不美的,不值分文。
再說,學習藝術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賺大錢嗎
并不是的,反而現實大多所謂的藝術家都過著潦倒的生活。
但是米文浩不想就此放棄,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米文浩真心想要培養一批人才出來,至少在下一輩,讓他們國內的畫作,能夠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這不,剛好如今很多學校開辦興趣班,他就主動聯系了學校,打算在學生里面挑些好苗子培養。
卻沒想到,準備開課的時候,在潘燕老師那里了解到了吉祥這個小姑娘的情況。
當時聽完了潘老師的轉述,他也不生氣,小孩子有傲氣很正常,想他米廣浩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還要傲氣,那是恨不能將鼻孔翹上天,覺得全世界上任何人都沒有自己天賦異稟。
所以小姑娘自信的言語,在他這里不過是少年人,或者是藝術家的不羈罷了。
吉祥看著眼前這個扎辮子,留一小撮胡子,渾身看著不像正經人的老師,終是點了點頭“是學了十來年了。”
米廣浩再問“那能跟老師說說,你是跟誰學的嗎比較擅長哪種類型的呢”
吉祥抿了抿唇“跟我媽媽學的,比較擅長花鳥。”
雖有些意外小同學的師承,但是轉念想到自己也是因為老爺子的關系,才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便也沒再追問什么。
而是又問了幾個專業性的問題,發現小姑娘理解的很不錯,于是米廣海眼中笑意更濃,說不得,他真的好運的遇到一個有天分的好苗子。
想到這里,他手指在桌上無意識的敲了敲“這樣,你家里有沒有完成的作品有的話,帶幾幅給老師看看,等看過后,老師再決定你接下來的學習方向。”
吉祥本來以為老師要她現畫呢,一副精品,不是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尤其花鳥這些,相較于山水的意境,更講究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