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過”導演端詳著攝影機里這一段的鏡頭,似是感嘆,又有些悵然,“真是后生可畏啊”
這場戲“哭”是靈魂,能不能“哭”得好,讓畫面具有感染力,幾乎決定了顧冬月整個人物的立體程度。
所幸碧茗交給他的,是滿分答卷。
平靜時似當空明月,情動時如雨驚海棠,碧茗把每一幕鏡頭都表現得直擊人心,陳導有種預感這個角色會成為這部劇的靈魂。
其實陳導一開始最看重的是女主這個角色。
因為徐望舒本身的人設很出彩。
一個卑怯又沒有存在感的女孩,在最鮮妍美好的年紀,遇到了童話般的奇跡,因為愛而充滿勇氣,最后破繭成蝶。
說白了,就是丑小鴨變天鵝。
這個套路雖老,但經久不衰。
舉些例子,迪士尼青春電影公主日記,風靡亞洲翻拍無數的花樣男子,口碑一騎絕塵的初戀這件小事這些紅極一時的經典作品所倚靠的核心,都是女主角的成長和蛻變。
而夏日情書,也是以此為內核塑造的劇本,陳導在籌備階段可以說是野心十足。
只不過,在得知女主角已經被投資方欽定為云蓁之后,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瞬間萎了。
圈內對云蓁的演技風評很一般,一個“水”字可以囊括一切。
這么多年,她沒有主演過一部口碑好的作品,這也是云蓁始終停留在頂流“小花”而非“大花”的根本原因。
畢竟頂級女星和頂流女星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相距甚遠。
果不其然,定妝照那天,陳導看到了換好造型的云蓁
校服寬松卻遮不住她的洶涌波濤,妝容清簡卻擋不住她的美艷高調。
和他想象中相比,這個徐望舒看上去“自信”得很,哪里還需要夏安來拯救
要知道,在設定中,徐望舒是那種學生時代里會被人群淹沒的少女,成績不好,外表平凡,沒有任何特長,整個人都像是生活在灰暗的世界里。
她一直喜歡校園男神夏安,但這種憧憬是仰望式的,她從未敢奢求讓太陽屬于自己。
當這道光真的照在她身上時,她開心得就像剛剛發芽的嫩苗,慢慢有了勇氣,開始掙脫自卑的陰影,并且努力生長,最后在追逐光的過程中開出了最美的花朵。
這是一個很適合小女生代入的人設,只要云蓁能演出平凡少女的可愛與堅韌,很可能會成為“牧野杉菜”、“袁湘琴”這樣的經典角色。
反倒是顧冬月,在劇本里說白了就是個反派女二,美麗高傲,不近人情,會因為嫉妒諷刺女主,也會被男主和男配打臉按道理是搶不過女主角風頭的。
可是拍完第一場四人的對峙戲后,陳導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他看到了顧冬月身上,有著完全不輸給女主的、令人欣喜的特質。
在碧茗的詮釋下,顧冬月不再是為男女主制造契機的工具人,而是倔強孤傲卻又真誠癡情的天才少女,是足以讓任何少年悸動的完美白月光。
再回頭一看演技僵硬,臺詞缺斤少兩的云蓁,陳導只能無奈搖頭。
演戲,果然需要天賦和態度。
對自己的美貌無比自豪的云蓁,根本無法體會一個平凡怯懦的少女是怎樣的,因此演出來的角色嚴重失真,和男主一同框,別說磕c了,怎么看都是熟女大姐姐穿著校服裝嫩。
對這一點,云蓁也不是毫無自覺。
可是在她眼里,不符合女主氣質,自己也不可能立刻去整容,因此干脆把心思動到了碧茗身上。
女主不出彩沒關系,女二風評更差不就得了
于是,云蓁團隊安排的“夏日情書新人女二艷壓云蓁”的捧殺通稿火速上線。
通稿的評論區里,“榛果”們紛紛冒充路人
“就這,我怎么沒看出蓁蓁被這個新人艷壓”
“我不是云蓁粉絲,只想說一句,心疼大美女被碰瓷。”
“路人,覺得云蓁好慘哦,這個女配看上去很有心機,劇都沒播就開始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