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垠知道,唯今之計,他怕也只有那一條路可走。
魏珩到底年輕力壯,身子底子又好,如今醒后,身子是半點不適都無。
自醒來后,他便細細想過,到底要如何去阻止那場屠戮。有想過找他父親攤牌,正好魏璟手上有那陶姨娘留下的血書,屆時一切真相大白,只要他不篤定就是母親害的陶氏,他便不會倒戈晉王。而只要他不里通外應,做了晉王府的耳目,晉王便休想再起那一場兵亂。
但魏珩又細細一想,覺得不行。
且不說他爹在得知真相后到底會怎么想、怎么做,就說晉王的野心,一計不成,他必會再行一計。而若不能徹底摁死了他,即便是日后舅父順利登基為帝,有他虎視眈眈在一旁,舅父這江山怕也坐不穩。所以,不如暫時不打草驚蛇,只叫他們繼續合謀去,他只需提醒舅父便可。
屆時,晉王等人兵變失敗,可就是謀逆的大罪。而憑著這份罪,便是舅父再心懷仁德,就算不賜死,怕也至少是貶黜為庶人流放千里的下場。
魏珩素來知道皇權之路坎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晉王心大,也只有徹底斷了他念想,這才能保得住舅父萬年江山。
所以,心下有了決斷后,魏珩再不于府上多逗留半刻,直接便吩咐了備馬,他要去東宮一趟。
至于到了東宮后怎么說才能讓舅父信自己,魏珩自然也有自己的法子在。甥舅二人本就感情篤深,即便是謀逆這么大的事,魏珩想讓舅舅信任自己,也真不是難事。
只是,時隔多年再見舅父,魏珩總還是忍不住眼眶酸澀。
細數起來,他有多少年沒見過舅父了時間久得,他甚至都已經忘記舅父的長相了,所以如今再見站在面前的儒雅中年男子,不免心中感慨萬千。
感慨過后,更是心中不得不感念起上蒼來,感念上蒼厚愛,一切回到了尚可挽回之前。
魏珩是多年未再見太子舅父,但對太子來說,卻是前不久才見過魏珩這個外甥的。見這兒郎不過數日不見,竟老成穩重許多,不免也笑著拍了拍他肩說“你說的事,我知道了。只是你也別怕,凡事有舅父在。”所以太子以為如今的魏珩少了從前的恣意,變得穩重許多,是因為知道了他父親同晉王的勾當,害怕了。
魏珩卻真情實感道“有舅父在,景行便什么都不怕了。”
太子是寬厚溫和,但卻不是無能。相反,在儲君這個位置上多年,他也是做出了不少政績的,如若不然,晉王也不會走上那條路。
但凡太子平庸些,自有臣子擁護晉王。而如今東宮深受朝臣敬仰愛戴,圣上又病重,朝臣早將太子視做了未來君主。
其實只要給東宮提個醒,接下來的事,便無需魏珩再操絲毫的心。當年晉王之所以得逞,也不過是因為太子從未想過魏國公未倒戈而已。
是他太過信任魏國公了。
而如今既起了疑心,之后事事防備,或是假意些消息,便很容易拿住晉王等人錯處。